八年級上冊思想品德期末專題復習(陜教版)
答:抄襲作業。考試作弊。言而無信。涂改試卷成績。模仿家長簽字。欺騙家長和老師。不信守承諾。
5. 擬寫一些有關誠信的標語。
答:誠信,做人的資本。誠信,生命因它而精彩。誠實守信,共建和諧社會。用心靈呼喚誠信,用行動促進誠信。我誠信,我美麗。
6.為什么要求學生講誠信?
答:1.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誠信為本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立業治國之道。3.誠實是人與人之間建立正常關系的基礎。4.誠實才能得到信任。5.學校還存在考試作弊,言行不一,欺騙他人的現象。
7.你怎樣以實際行動做誠信的中學生?
答:1.真誠對待他人,對人守信,對事負責。2.做誠實的人,講實話,做實事,不弄虛作假。3.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考試不作弊,不抄襲作業,不推卸責任,不撒謊,有錯就改。
8.如果辦黑板報,寫出你設計的主題和欄目。
答:主題:你我看誠信。誠信大家談。共鑄誠信。我誠信,我美麗。
主要欄目:誠信典故,故事。現代案例。誠信美文欣賞。誠信名言錄。誠信成語薈萃。
十、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來市場上出現了摻有工業用油的毒大米,毒瓜子,劣質嬰兒奶粉,使用瘦肉精的毒豬肉,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一號”的辣椒制品。消費者深受其害。食品安全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門話題。
1.商家的做法違背了經濟活動應遵循的哪項原則?
答:誠實信用原則。或誠信為本原則,誠信原則。
2.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答:生命健康權。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情權。公平交易權。
3.你認為解決假冒偽劣產品坑人害人問題,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答:生產者:遵守法律法規,提高道德修養,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銷售者:遵守法律法規,提高道德修養,誠信經營。
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國家有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輿論監督。凈化社會環境。
4.維護誠信,懲治欺詐,法律是強有力的手段。我國制定了哪部法律?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5.如果你不慎購買了假冒偽劣產品,你會采取哪些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答: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請求行政部門處理。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關仲裁。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一、殘疾人是社會的弱勢群體。生理的缺陷使他們處境不利,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有的同學能對他們給予幫助,個別同學卻歧視嘲笑他們。
1.個別同學的做法對嗎?為什么?
答:不對。這種做法是不道德的,無恥的。是不尊重他人人格,不能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禮貌待人,友善待人的表現。
2.我們為什么要做到平等待人?
答:平等待人體現著我們對他人和自己人格的尊重。平等的對待別人,別人才會平等的對待自己,才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平等待人是現代文明的基本要求。
3.如何做到平等待人?
答:1.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卑或自傲。2.不凌弱欺生。3.不故意將他人排斥在集體之外。4.以真誠友善的方式對待他人,尤其是處境不利的人,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是平等待人的體現。
4.對于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做些什么?
答:我們應增強平等意識,平等對待那些處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覺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