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胸懷
題目
授課教師
閆生林
時間
-10-29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導致行為方式的差異;知道在面對文化差異時應(yīng)該持有的正確態(tài)度和應(yīng)對方法。
能力目標:逐步掌握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加深對不同文化的了解,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長處,培養(yǎng)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對本民族的文化有強烈的自豪感,同時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能夠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擁有開放的胸懷。
教學重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教學難點
面對不同的文化,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體驗式教學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桌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綜合探究實踐
板書設(shè)計
[導入新課]多媒體展示中外友人友好往來的照片,學生觀看并議論。
教師總結(jié):我們已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豐富性,對待文化差異,我們要平等交流、互相學習。我們要以開放的胸懷,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講授新課]
第二節(jié) 做友好往來的使者
一、開放的胸懷
活動一:小品表演:小雪和mary的故事、美國的見面禮。
思考討論:1、如果你是mary,會怎么辦?(聯(lián)系自己想問題,積極參與。)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mary的處理方式嗎?
3、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么?
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jié):所以,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以客觀、平等的態(tài)度來面對不同的文化,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的差異。
活動二:歐洲汽車文明的故事(用幻燈打出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中心繁華街道的圖片)。
思考討論:1.比利時紅綠燈很少,為什么秩序井然?
2.你對“只有人,才是萬事萬物的紅燈”這句話怎么理解?(討論)
3.歐洲的汽車文明,對我們有什么借鑒之處?(討論)
學生閱讀、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jié):開放的胸懷意味著我們要善于虛心學習其他文化的優(yōu)點和長處。
活動三:“中法文化年”和雞西舉辦“第二屆中俄文化活動周”活動的故事(用幻燈打出活動圖片)
思考討論:這兩個活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jié):保護和弘揚本民族的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還可以更好地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活動四:梁思成保護日本古城奈良的故事(用幻燈打出梁思成的圖片)
學生閱讀、思考、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jié):任何民族文化的精華,都是全世界的,都屬于人類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民族的文化,體現(xiàn)了一種全球意識、開放的胸懷、崇高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