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競爭?合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現代社會是充滿競爭與合作的社會,理解合作與公平競爭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問題探究,讓學生交流、討論、與教師溝通中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競爭和合作的意義。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中的困惑。指導學生學會與人競爭,與同伴合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排除畏懼競爭的心理,享受競爭成功的樂趣,正確對待競爭失敗的挫折,敢于競爭、善于競爭。具有競爭的規則意識。樹立合作意識,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與人合作的樂趣。使學生具有團隊精神。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競爭與合作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作用,理解競爭的規則。
2、教學難點:樹立良好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初步形成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的能力。在學習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感受競爭與合作)
時事報告:(近期國家之間存在競爭和合作的重大新聞)
歸納:在國際社會上,國家與國家之間存在競爭與合作。
回顧校園風采:在第十四周學校舉行了廣播體操比賽、在第十五周舉辦了康美中學第二屆田徑運動會。(學生回顧、感悟 )
設問:同學們剛參加過廣播體操的比賽和田徑運動會,你認為要想奪取比賽的勝利,對隊員有什么要求?(學生思考交流)
導入語:在比賽中有競爭也有合作, 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競爭、合作。
[設計意圖:通過同學們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新聞和自己身邊熟悉的校園廣播體操比賽和田徑運動會,讓學生初步感受競爭與合作。以本校廣播體操比賽和田徑運動會的導入,體現教學回歸學生的生活的教學理念。]
二、探究與活動
◆活動一:感悟競爭(學生了解社會、學校生活中的競爭現象)
當今社會,競爭已經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生活在這競爭的社會中,你感受到了嗎?請你談談身邊的競爭。
過渡語:在社會生活中還存在哪些競爭現象?在我們學校生活中,競爭主要表現有哪些方面?(學生談身邊的競爭現象,傾聽學生發言,并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鼓勵。)
過渡語: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存在競爭,競爭無處不在,那么有競爭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交流、觀看身邊的競爭現象,讓學生體會到競爭無處不在,引導學生樹立競爭意識。]
◆活動二:唇槍舌劍 針鋒相對(競爭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小小辯論:某網站組織了“競爭的利與弊”為主題的辯論擂臺賽。正方觀點是競爭有益,我們需要競爭;反方觀點是競爭有害,我們要遠離競爭。
(在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作好準備)。
(1).你支持哪方?請發言。
(2).假如你是本次辯論的主持人,請圍繞辯論題目作一總結性發言。
(組織學生開展辯論,學生針對同學的辯論發言進行總結 ,并對學生的辯論進行評價,表揚學生的精彩表現。)
歸納:競爭,對個人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促進作用。競爭也有不利的一面。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的辯論,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學習的平臺,通過辯論,讓學生認識到競爭有利也有弊。對同學的發言進行總結,提高學生綜合分析能力,提高學生搜集和篩選信息的能力,教師評析突破教學重點。]
過渡語:面對競爭的利與弊,我們要發揮競爭的積極作用,努力克服競爭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