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我師 我愛我師
我知我師 我愛我師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同教師職業所蘊涵的價值取向,例如奉獻、敬業;
2、主動增進與教師的感情,尊敬教師、理解教師、體諒教師。
能力目標:
1、能夠正確地評價教師在學生知識學習和人格成長中的作用;
2、能夠通過恰當的方法表達對教師的情感。
知識目標:
1. 了解教師工作的基本特點;2. 完整了解教師形象。
二、教學重點 全面了解其交往對象——教師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大膽全面地說出自己眼中的教師
四、教學方法 對話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齊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請同學們說一說歌曲。歌唱的是誰?
【講授新課】
我知我師,我愛我師。〈板書〉
(一)我給老師畫個像
1 、日常生活中的教師
活動一:見書p43
師:師生交往是學生生活的重要內容,師生關系不僅影響我們的學習質量,而且影響我們的身心發展,你了解自己的老師嗎?他們的工作有什么特點,先讓我們看一看你眼里的老師。
生:(找學生分別說出、自己眼中的各任課教師)
活動二:了解你的老師——教師活潑
依據44頁的表格采訪老師。
師:通過訪談,我們全面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老師,增強了老師的形象的親和性,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老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是老師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幫助我們掌握科教文化知識和技能,老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2、信息時代的教師,培養人格的教師。
活動三:見書44頁
讓學生大膽地進行猜想和預測,在未來的信息社會里學校會是怎樣的?老師的作用是否會被計算機所取代?
師: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教師的角色是“傳統、授業、解惑”,教學方式講求的是教什么,學生只能處于被動的餓接受者地位,而今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挑戰,角色轉變已成為一種必然選擇,老師的工作不只是傳授知識,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呼喚情感,老師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樣。
3、培養人格的老師
生:(朗誦45頁相關鏈接)
(二)我愛我的老師——愛師(板書)
1、高尚人格的老師(板書)
提問:我國政府規定哪一天為“教師節”?問什么要規定這樣一個節日?
講解:尊師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老師歷來都是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尊師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我國流傳著許許多多的尊師故事。
教師在工作中表現出的精神是崇高的,教師是可尊敬的人。傳說,從前有一位國王給予了教師最高的褒獎。國王的舉動讓我們感受到教師是受人敬慕的,同時也給我們一個啟示:尊敬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上,還要落實到行動中。
2、贊美我們的教師(板書)
活動四:學會贊美——夸夸我們的老師
活動目的:通過對教師的稱贊和制作謝師卡,表達對老師的感謝之情,潤滑師生間的關系。
活動過程:
(1)向大家介紹對自己影響最大的老師,和大家分享老師的動人故事。
(2)制作謝師卡,鼓動學生課后交老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