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善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課堂實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提高助人為樂的精神境界。讓學生感悟堅守善良是一種傳遞的力量,于人于己對和諧社會都是一種支持,從而讓學生最終達成對這個理念的共識。
四、教學活動過程:
導入:
師:我們先做一個小調查,有過丟錢經歷的同學,請舉手。(生,很多舉手)
師:丟了錢還覺得快樂的,有沒有?(生,手都放下,竊竊私語,不解)
師:我今天帶來的是一個丟錢也快樂的故事——出示ppt《倫敦街頭的硬幣》
(一)、快樂善良人
師安排一生來朗讀。
(生讀《倫敦街頭的硬幣》ppt第一面)
情節競猜:
師:這對老夫婦為什么由開始高興地撿硬幣發展到后來快樂地丟硬幣呢?這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同學來猜測一下。
生:硬幣故意丟在那,可能是為了讓有些困難的人撿去,可以解決一些困難的問題。
師又請一學生回答(內容大致差不多)
學生看情節回放ppt。
師:老夫婦丟硬幣卻快樂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覺得,這不是丟錢那么簡單,而是把自己的愛心送給窮人。如果是我,也會非常的開心。
師:丟錢的同時,幫助了別人。老夫婦的快樂源自于幫助了別人。
師:從這個故事里,可以看出老夫婦是怎樣的人呢?
生:樂于助人,非常富有愛心。
生:善良樸實------
師:有愛心的,樂于助人——這些都是善良的表現
師:善良的人樂于助人,在助人付出的時候,也收獲了快樂。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師: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過助人的快樂經歷呢?讓我們來分享一下吧。
小組活動:快樂分享
師:6人小組為單位,我們用3分鐘時間互相交流一下,過后派代表來講述你們組當中的一段快樂助人經歷,與我們全班分享,也與我們與會的所有老師分享。(小組交流略)
生:去年,我們這下大雪。我們小孩自發組織起來,幫忙清除小區樹上的積雪,雖然鏟了兩個小時,鏟了也不是很多,但我們覺得心里很快樂。(師:雖然我們幫助的是一些大樹,但我們也是十分的快樂)
生:幫同學解答難題,耐心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解答,告訴他思路。最后終于教會他了,我感到非常的快樂。(師:在辛勤付出后收獲很多快樂,而且這個同學幫助別人的過程有一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就是非常的真誠。)
生:公交車上讓座;雖然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但每次讓座后心里都會十分的興奮,而且感到無比的快樂。(師:相信你讓座后,這一天都會伴隨著好心情)
生:幫助三樓的婆婆背米,第二天婆婆特意來感謝我,心里感到暖烘烘的。(師:做了好事還得到感謝,心里啊暖烘烘的)
生:我們組員都經歷過的,第一汶川地震捐款,帶一點心意幫助受災的同學,我們都很高興。第二是,在街上或銀行有紅十字的捐款箱,我們會把零錢投進去。心里也很開心。(師:不要小看這一分一毛,其實也代表著我們的愛心)
生:主動借錢給同學急用-------
生:小學的時候幫助社區掃地------
生:捐書給希望工程------
小結:在大家分享快樂助人經歷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們付出越多,內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強,也就越快樂。
轉承:幫助他人應該是很快樂的事,可有個人卻認為并不快樂。
(二)、善良危機
彭宇案:
師介紹:新聞報道,XX年11月20日,南京小伙子彭宇在公交車下車的時候,看到一個老人跌倒,扶起來并送往醫院,而老人及其親屬卻認為他是肇事者,而將他告上法庭巨額索賠1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