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樹立遠大理想 教案
2、樹立正確理想要注意的問題——要“立長志”,切勿“常立志”。
理想在個人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并不意味著理想目標越多越好,更忌諱朝三暮四,今天一個理想,明天又一個新的理想。一旦確立遠大志向,就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使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
三、用“活動平臺”及“擴展閱讀”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四、小結:
五、作業:
1、樹立正確理想的重要意義是什么?
2、樹立正確理想要注意的問題誰什么?
第十一課 搏擊人生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從理想的云端回落到堅實的大地,以一種不畏艱難、愈挫愈勇的氣概和腳踏實地、點滴積累的精神,以及積極主動地分解目標,循序漸進的科學態度把理想變為現實。同時要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把對理想的追求從“想”的層面切實地落實到“做”的層面。首先,要讓學生學會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其次,要讓學生珍惜時間,馬上行動起來。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明白,腳踏實地地去行動,是通向美好理想的唯一途徑。
能力目標:通過幫助學生實現由“想”的層面向“做”的層面的轉化,切實地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和抗挫能力。從情感上,要讓學生增強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效率意識和時間觀念。
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目標:我們既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又要不失時機地幫助他們以一種良好的精神面貌,腳踏實地地實現理想。
二、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具備一定的精神狀態。
2、引導學生立即行動起來,從今天做起,朝著理想的目標前進。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站 追夢年華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具備一定的精神狀態,即要有一種不畏困難、愈挫愈勇的氣概;必須腳踏實地、從點滴做起;以科學的態度分解目標、循序漸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人生的理想是美好的,但只有付諸行動才能變成現實,否則就只能是空想和幻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不畏困難、努力拼搏的人,才可以到達光輝的巔峰。
以扼住命運咽喉的音樂之父—貝多芬的故事導入新課。貝多芬不屈服于命運的勇氣和氣概激勵了世界上無數青年。圖片表達了一種不屈服命運,與自然對決,與命運抗爭的精神。
討論:思想驛站:想一想 貝多芬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拉奧孔》的圖片給我們什么啟示?
《拉奧孔》又名拉奧孔,大理石群雕,高約184厘米,阿格桑德羅斯等創作于約公元前一世紀,現收藏于羅馬梵蒂岡美術館。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講到,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終未獲成功,后來建造了一個大木馬,并假裝撤退,希臘將士卻暗藏于馬腹中。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已走,就把木馬當作是獻給雅典娜的禮物搬入城中。晚上,希臘將士沖出木馬,毀滅了特洛伊城,這就是著名的木馬計。拉奧孔是當時特洛伊城的一個祭祀和預言家,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人城中。這觸怒了阿波羅和眾神要毀滅特洛伊的意志,于是阿波羅派出了兩條巨蛇將拉奧孔父子三人咬死。鮮明地表現了拉奧孔和他兩個兒子受蟒蛇折磨、掙扎的痛苦情狀。拉奧孔在祭壇的石級前,正在作生死搏斗。他雙手擒住巨蟒,蟒蛇穿他的肋腹,咬噬他的腰部,為此他的身軀急劇地躱閃而形成激烈的扭曲,全身肌肉緊張,胸部高拱,腹部緊縮,似在竭力抑制痛苦。他的兩個兒子各有不同的表現,一個情況似乎不亟另一個危險,他正想抽出左腿用力擺脫,側過頭來關切地注視著父親;另一個已經站立不穩,正舉起左手,似乎在呼救,他已被死亡的恐怖所控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處理。中以人物拉奧孔形體較大,次要人物較小,兩條扭動的巨蟒成為把三者連在一起的紐帶,形成一個完整的三角形構圖,顯得穩定而變化豐富。人物隨蛇的纏繱扭動,相互呼應組成一個多變的整體《拉奧孔》在表現愛國者與神的悲劇性突上的鮮明,在人體解剖上的精通,在構圖上的純熟與完整,都無愧于一座羣雕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