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樹立遠大理想 教案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樣或是那樣的困難和問題。面對困難和挫折,每個人的精神狀態是不一樣的。
二、新課學習
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應具備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狀態?
1、要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就必須有一種不畏困難、愈挫愈勇的氣概。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事實證明,人們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的精神面貌不相同,追逐理想的結果也就不相同。只有不向困難低頭、頑強奮爭的人,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
2、要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就必須腳踏實地、從點滴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理想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從點點滴滴做起,從小事積累,才能逐步接近理想的目標。點滴小事,看似不起眼,卻是通向我們人生目標的階梯和橋梁。
舉例:東漢有一少年名叫陳蕃,獨居一室而齷齪不堪。其父之友薛勤批評他,問他為何不打掃干凈來迎接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駁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仔細一想,陳蕃之所以不掃屋,無非是不屑而致。胸懷大志,欲“掃除天下”固然可貴,然而一定要以不掃屋來作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的表現,我則未敢茍同。
凡事總是由小至大,正所謂集腋成裘,必須按一定的步驟程序去做。
討論:各抒己見 有的同學認為:“凡是做大事的人,就應該不拘小節!蹦闶侨绾慰创@種觀點?
3、要實現我們的人生理想,就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分解目標、循序漸進。
我們要將長遠目標分解成一系列階段性的、可操作性強的具體目標。目標定好以后,就要不折不扣地一個一個地去實現。
活動平臺:我的學習計劃書。
三、小結:
四、作業: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應具備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狀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第二站 把握今朝
教學目標:告訴學生人生的理想盡管美好,但是因為它并不是現實,從理想到現實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引導學生立即行動起來,朝著理想的目標前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話說有二個和尚,他們分別在相鄰的二座山上的廟里。這二座山之間有一條溪,于是這二個和尚,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成為好朋友了。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
突然有一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 ,右邊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過頭了。」便不以為意。哪知第二天,左邊這座山的和尚,還是沒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樣,過了一個星期,還是一樣直到過了一個月,右邊那座山的和尚,終于受不了了。
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過去拜訪他,「看看能幫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邊這座山, 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達左邊這座山的廟,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驚,因為他的老友,正在廟前打太極拳,一點也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
他好奇地問:「你已經一個月,沒有下山挑水了,難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嗎?」
左邊這座山的和尚說:「來來來,我帶你去看。」 于是,他帶著右邊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廟的后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后,都會抽空挖這口井。即使有時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 如今,終于讓我挖出井水,我就不必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