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通用2篇)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篇1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了解人為什么要寬容及寬容的內涵。
2、能力目標
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以自己的行動寬容他人。
3、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
體驗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寬容他人、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理解寬容的內涵及寬容的原則。
教學難點
寬容有原則,寬容與麻木不仁的區別。
教學方法
活動體驗反思教學法
本課安排依據
學生面臨的問題
寬容是一種境界,是高尚的道德。有的學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狹隘的心理,缺乏謙讓,對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不善于寬容、體諒,就無法適應人際關系的要求,更無法形成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團隊精神。針對學生中的問題,有必要進行寬容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框題: (一)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2、情景導入
(學生朗讀教材引言內容,教師由此引出本目的教學)
二、講授新課:
1、金無足赤 人各有別
情景活動一: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故事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典故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需要寬容,寬容是美德的重要內容。)
想一想:
張英的家人和鄰居為什么會轉變態度?
(是寬容讓他們轉變了態度,張英的回信讓他們懂得了寬容的道理。)
寬容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力量?
(1)什么是寬容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寬容指的是寬厚和容忍,原諒和不計較他人。我們的生活需要寬容,我們要學會“以寬待人”。
(2)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
情景活動二:性格不同的人為什么能成為好朋友(見教材p101頁材料)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討論讓學生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尊重彼此的個性。)
想一想:(學生閱讀教材p102頁后討論回答)
性格不同的兩個人為什么能成為要好的朋友呢?
教師講述:
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需要尊重彼此的個性。我們不能因為存在矛盾就拒絕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3)如何對待生活中的“沖突”
情景活動三:人非圣賢,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沖突”(見教材p102頁材料)
(活動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白人非“圣賢”,生活中的“沖突”是難免的,只有本著真誠接納、理解諒解的原則,就沒有不能化解的“沖突”。)
想一想:(學生閱讀教材后討論回答)
你有過原諒別人的經歷嗎?把你當時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你有過接受別人原諒的經歷嗎?把你當時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鏈接:(見教材p102頁材料)
2、寬容他人 悅納自己
(1)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
情景活動四:小培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見教材p102頁材料)
(活動設計意圖:使學生理解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為人寬容的人一定會獲得真誠的友誼。)
想一想:(學生閱讀教材后討論回答。)
小培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
小亮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你有什么啟發?
情景活動五:你會怎么做(見教材p103頁材料)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兩個情景的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寬容/不寬容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擁擠的公共汽車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腳。
情景1: 乙:太不像話了!長眼沒有? 甲:叫什么叫?就踩你了,怎么樣?
情景2:甲:真對不起,踩了您的腳。 乙:沒關系,難免的。
想一想:(學生討論回答)
情景一的結果可能是:
情景二的結果可能是:
你對情景一的評價:
你對情景二的評價:
教師講述:(按教材p103頁內容講述強調)
(2)寬容帶來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按教材講述后學生討論)
情景活動六:生活中,人們對寬容有各種各樣的理解
(活動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提高辨析能力,使學生明白寬容是有原則的,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
生活中,人們對寬容有各種各樣的理解。讓我們對下列觀點加以辨析。
寬容意味著事事都要做出忍讓。
寬容意味著事事都要遷就他人。
寬容是懦弱的表現。
寬容等于縱容。
要寬容就沒有原則,講原則就無法寬容。
對缺乏寬容心的人是無法講寬容的。
寬容對方無意的傷害,不寬容對方有意的傷害。
(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講述。)
教師講述:
寬容并不意味著我們是非不分,愛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板書標題)
(3)寬容是有原則的
想一想: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寬容?
(學生討論后教師按教材講述。)
(4)寬容也包括自己在內
寬容不僅是對他人而言,也包括自己在內。
寬容自己就是要接納自己,實事求是地面對自己;寬容自己意味著承認“人無完人”,容許自己發錯誤,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三、課堂小結
(按板書小結本節課要點)
四、板書設計:
課題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金無足赤 人各有別
(1)什么是寬容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
(2)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
(3)如何對待生活中的“沖突”
2、寬容他人 悅納自己
(1)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
(2)寬容帶來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3)寬容是有原則的
(4)寬容也包括自己在內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篇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寬容的內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了解寬容的表現。懂得寬容是一種美德;理解寬容問題上的是與非。
2.能力目標: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人和事的能力;辨證看待寬容與原則、自己與他人、和與同等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寬容他人、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體驗寬容自己、悅納自己的快樂。
二、學情分析
在現實生活中,部分學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狹隘的心理。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只關注自身,缺乏謙讓,對他人缺乏包容之心,以致心胸狹隘、處處設防,甚至對人懷有敵意。而不善于寬容,就無法適應人際關系的要求,培育學生的寬容之心,不僅有助于搞好人際關系,更有益于他們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寬容的必要性及原則;
2.難點: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寬容,體驗寬以待人帶來的快樂。
四、教學過程設計
導入: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句名言,猜猜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
[活動一]名言賞析
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并不能真正心安理得;
一個人的胸懷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贏得多少人。
教師:請大家猜猜我們今天要談論的話題。(用一個兩個字的詞語概括)
學生:寬容!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要談論的話題就是寬容,惟有寬容才能“海納百川”。那么,什么是寬容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拆字游戲。
[活動二]拆字游戲
示例:
(1)悶:分成兩部分就是門和心,把心關在門里,不與外界交流,所以他很孤獨;
(2)男:分成兩部分是田和力,意思是在田里勞動的人。
請大家把寬容兩個字拆開,解釋寬容是什么意思。
(幻燈片出示“寬容”拆字后的參考解釋:“寬容”都是寶蓋頭,可見寬容是人世間的寶貝。“寬”下面,是二十和“見”,也就是說至少可以包容二十種像雜草一樣的看法。“容”是兩個“人”和一個“口”,就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不妨求同存異,但我不會剝奪你說話的權利。)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拆字游戲,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寬容指的是寬大有氣量,原諒和不與他人計較。我們的生活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教師:你是一個寬容的人嗎?你知道自己的寬容度嗎?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心理測試。
[活動三]心理測試:寬容度
通過心理測試的形式,讓學生對寬容有感性的認識,了解自己的寬容度。
教師:你的寬容度怎么樣?大家已經很清楚了。或許,有的同學要問:老師,為什么要學會寬容呢?不寬容又怎么樣呢?請不要著急,讓老師慢慢地告訴你。
[活動四]體驗活動:人與人有差異
(1)你覺得哪張照片中老師的裝扮及動作最酷、最帥?(幻燈片出示任課教師的幾張生活照)(審美觀念不同)
(2)午餐時,你喜歡買哪些菜?先吃哪些菜?(生活方式不同)
(3)在背英語單詞時,你喜歡怎樣背?(行為習慣不同)
(4)如果別人對你說:“你好帥(漂亮)啊!”(個性特點不同,回答不同)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情況說明了什么?我們該如何面對這些差異呢?
學生:這些情況說明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需要相互寬容。
教師總結:人與人之間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需要尊重彼此的個性。由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個性特點不同,品德修養上存在差異,人與人之間出現矛盾非常正常。我們不能因為存在矛盾就拒絕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教師:正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生活中難免有這樣那樣的“沖突”,大家又是如何處理的呢?讓我們一起“身臨其境,直面沖突”。
[活動五]身臨其境 直面沖突
(1)朋友借了你一只筆,事后你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還給你,你會怎樣想?(寬容就是幫別人找理由)
(2)假日新視野的時候,你想去打籃球,而好朋友想去上網,你會怎么辦?(寬容就是在別人和自己意見不一致時也不要勉強別人)
(3)你和朋友在學習上都十分優秀,以前每次考試都是你考第一,可是,這次考試朋友得了第一,你會怎樣想?(寬容就是能夠接受別人超過自己的事實)
(4)課間,同學從你的桌邊經過時,不小心把你的書碰掉在地上了,他趕緊向你道歉,你會怎么辦?(寬容就是原諒他人、真誠地接納他人)
(5)有同學曾經在不清楚的情況下,跟別人說過你的壞話,后來,事情終于真相大白。現在,他想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會怎么辦?(寬容就是忘卻,不斤斤計較)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沖突之所以能夠解決,靠的是什么?
學生:寬容!
教師總結:寬容是解決沖突的良方。我們都不是圣賢,現實生活中難免無意之中傷害別人,也可能由于一時糊涂做出傷害別人感情、損害別人利益的事。這時,我們要體諒、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誠地賠禮道歉,請求他人原諒。同樣,我們也可能受到別人無意之中的傷害,對別人的“對不起”也要真誠接納、理解、原諒,而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可冤冤相報。
教師:寬容是連接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橋梁。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歷來都以寬容聞名于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故事《負荊請罪》。
[活動六]影片賞析:《負荊請罪》
引導學生思考:
(1)廉頗將軍為什么要給藺相如難堪呢?藺相如對此持什么態度?
(2)藺相如的寬容產生了什么效果?
(3)藺相如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你有什么啟示?
教師:大家知道古今歷史上哪些寬容的故事呢?
學生:唐太宗寬容了魏征,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鮑叔牙寬容了管仲,成就了“九合諸侯,一統天下”的壯舉。
教師總結: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為人寬容就能解人之難,就能解人之難,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我們寬容,就能贏得友誼,獲得更多朋友。寬容,是一種境界。一個人真誠地寬容別人的過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級;一個人學會了寬容,他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接下來,老師再給大家講一個寬容的故事。
[活動七]講故事:美麗的橋
有一對親兄弟,因糾紛發展到反目成仇的地步。于是,弟弟在兩個莊園之間開了一條水渠,以示永不往來。一天,哥哥請來一個木匠,想在兩個莊園之間造一個兩米高的圍欄,以示永不相見,然后便出去干活了。
引導學生思考:
(1)假如你是這個木匠,你會怎么做?(木匠在兩個莊園之間的水渠上建了一座美麗的橋)
(2)當弟弟干活回來,弟弟發現了這座美麗的橋,他的心里會怎么想呢?(哥哥您真偉大!在我做了對不起您的事之后,您還建了一座美麗的橋。)
(3)請你猜猜故事的結局。(兄弟倆重歸于好)
(4)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寬容利人利己,寬容能使對方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寬容能使自己遠離煩惱、仇視,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心靈的安寧和滿足。
教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否要對任何人、任何事寬容呢?請大家欣賞小品《新西游記》。
[活動八]小品:《新西游記》(見附錄)
教師:小品已經欣賞完了,可是故事好像還沒有演完,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故事嗎?
學生:唐僧被白骨精給吃了。
教師:《新西游記》的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生:寬容要分清對象,分清是非。
教師:寬容并不意味著我們是非不分,愛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寬容要講究策略。我們決不能遷就“壞人”、“惡人”,在原則問題上不能讓步。
[活動九]總結•收獲•升華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人們常常說要寬容他人,卻又常常忽略了寬容自己。只有會寬容自己的人,才能心平氣和的面對人生,面對社會,面對挫折。也才能有博大的胸懷去寬容社會,寬容他人。希望大家在寬容他人的同時,不要忘了寬容自己,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教學方法靈活,采用創造教學情境的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該節課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的案例與開展的活動具有啟發和教育意義。在課堂教學細節(如內容、形式與情感)的把握上仍有待提高。
附錄:
小品:《新西游記》
主演:孫悟空、唐僧、豬八戒、白骨精
時間地點:公元 630年,求取西經的路上
劇情:
唐僧:悟空啊,你跟了為師這么多年,怎么沒有一點寬容之心啊,遇妖降妖,遇魔伏魔,這些妖魔也是妖和魔他媽生的啊,只是想吃為師罷了啊,也沒有吃到啊,你稍微教育一下就好了,為什么都要打死啊?下次再這樣,為師再饒不了你。
悟空:師傅啊,你真是菩薩心腸的一塌糊涂,這些妖魔平日干了多少壞事啊,危害鄉里,無惡不作,你不殺他,我們走了后,他會繼續吃人害人啊。
八戒:師哥老是喜歡危言聳聽,想昨天我們看到的那個美女,這么標致,就算是妖精也是好妖精,師哥一點憐香惜玉的想法也沒有,人家剛張開嘴巴就被你一棒子打死了。說不定人家不是想吃咱,就是看我長的可愛,想親我下呢?
悟空:你這個呆子,做夢去吧。
(白骨精出場,做楚楚動人狀)
白骨精:昨天真倒霉,未了解敵情就張嘴,差點被打死,虧的老娘閃的快。今天再來,我就不信吃不到唐僧肉。(變作比昨天更漂亮的美女,作受傷倒地呼救狀)
唐僧:悟空,前面好像有人呼救,你快去瞧瞧,就算是妖精也不要把人家打死啊,找來為師教育一番就行了。
悟空:是,師傅。寬容啊,寬容,難道寬容是如此可貴竟值得用生命去換取么?
(悟空上前扶起白骨精)
悟空:妖精,我認識你。就是昨天挨揍的。不過我師傅說只要給你寬容,你會變好的。是不是?
白骨精:會的,我已經變好了。你師傅肉的香味感動了我,不,不,是你師傅的寬容感動了我。
唐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