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精選2篇)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 篇1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
●○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寬容和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共規(guī)則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驗寬容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籍。
2、初步形成寬容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善于與他人特別是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進而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知識和能力目標
1、 了解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道德品質。
2、 意識到我們的生活需要相互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3、 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巧,提高辨別是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寬容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善于與他人特別是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教學難點
1、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
2、學會寬容自己。
3、寬容,要講原則。
●○教學設計
一、導入——拆字游戲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各方面對于寬容的含義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評出最有創(chuàng)意、最精彩的解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新課
(一)你說我說----寬容的力量(活動)
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寬容的故事”,表演關于寬容的小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別人的和自己的故事中感悟:善于寬容,利人利己。
(二)小品欣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寬容傷害過自己的人。
(三)漫畫欣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識到:寬容,不等于縱容,是有原則的(消費者要善于維護自己的權益)并在法律層面加以深化。
(四)學會寬容
•當我們無意中傷害了別人,或一時糊涂傷害了別人時,我們要:
•當我們受到別人無意之中的傷害時,我們要:
•樹林里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世間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張面孔,我們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解“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
(五)短文欣賞———寬容自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會寬容自己、悅納自己。
三、鞏固
短文欣賞
寬容自己
常聽人說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那么寬容自己呢?這好像鮮有耳聞,我倒認為寬容自己同樣重要,否則,我們都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走不回來的人”。
有人會為在公眾場合講錯一句話而懊悔、內疚、抑郁、焦慮,有人會因為一次考試差而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有人會為自身的某些缺陷或毛病懊惱自責。他們總是不斷要求完美,過分注意自己的不足,性格不好強迫自己改變,口才不好又強迫自己變好,于是就在這樣不斷的強迫中放棄了自己已有的優(yōu)勢,失掉了自我。殊不知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殊不知缺陷也是一種美,缺陷才是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
寬容不等于放縱。積極進取、追求進步、改掉不足、完善自我,這都是無可非議的,人的一生就是奮斗的一生、追求的一生。我只是想否認那種要求完美,過分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因為他們總是生活在不滿之中,忽視了自己已有的優(yōu)勢,最終害了自己。他們想走過所有的路,想成為最強的人,卻最終累倒在路上,再也沒力氣走回來享受勝利果實。
作為一個人,我們應該接納自己,接納我們的長相、身高、才智,接納我們不完美的地方。這就是生命的自然狀態(tài),這就是我們人生的組成。只有坦蕩地接受這一切,我們才能用一種更加平和、更加寬容、更加有創(chuàng)造性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看待他人。
記住:寬容別人之前首先要學會寬容自己、善待自己、勇敢一點,努力活著,快樂地活著。
測測你的寬容度
本心理測試共18題,每題答 “是”記1分,答“否”記0分。 各題得分相加,統(tǒng)計總分。
1、有很多人總是故意跟我過不去。
2、碰到熟人,當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視若無睹時,最令我難堪。
3、我討厭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4、有的人嘩眾取寵,說些淺薄無聊的笑話,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5、生活中充滿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我周圍的人都很自以為是。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樣卻總是喜歡嘲諷他人。
8、有很多人明明方法不對,還非要別人按照他的意思行事。
9、有不少人笨頭笨腦,反應遲鈍,真讓人窩火。
10、我不能忍受上課時老師為遷就差生而把講課的速度放慢。
11、我是一個很清高的人。
12、和爭強好勝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緊張。
13、我不喜歡獨斷專行的老師。
14、有的人成天牢騷滿腹,而我覺得這種處境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變得灰暗。
16、有不少人總喜歡對別人百般挑剔,而不顧及別人的情緒。
17、當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時,我會大發(fā)雷霆。
18、有些蠻橫無禮的人常常事事暢通無阻,這真令我看不慣。
13--18分,說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強自己的靈活性,培養(yǎng)寬容精神;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態(tài),盡管時時碰到難相處的人,有時也會被他們的態(tài)度所激怒,但總的來說尚能容忍;
0--6分,說明外界的紛繁復雜很難左右你平和的心態(tài)。
寬容與刻薄
汪國真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請寫出本節(jié)課的收獲
請搜集關于寬容的名言、俗語、對聯(lián)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 篇2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教學設計
對應的課標內容
“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寬容和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施、遵守公共規(guī)則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白寬容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當代人必備的道德品質;同時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生活需要相互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能力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禮儀和技巧,提高辨別是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育學生要以寬容之心待人,善于與他人特別是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進而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和健全的人格。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設計并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收集有關《寬容》的名人名言、故事
板書設計
一、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1.寬容的含義
2.為什么人們之間需要寬容?
⑴“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
⑵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⑶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是一種境界。
⑷善于寬容和不善于寬容的不同結果
3.寬容他人,悅納自己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⑴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⑵寬容不等于縱容
教學設計:
同學們,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寬容”,那么什么是寬容呢?大家先來玩一個游戲,看看誰對寬容的理解最準確,最有創(chuàng)意。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漢字很多是可以直接從字面上理解它的意思的,如:男——就是在田里勞動的人,帚——女人在家里打掃的東西,家——在屋子下面養(yǎng)著豬的地方,我們可以把一個字拆開解釋。那么誰能把寬容兩字給拆開然后解釋下寬容是什么意思呢?大家想好后可以自由發(fā)言。比比看誰的解釋最準確。
例:“寬容”都是寶蓋頭,可見都是寶貝。“寬”下面,是草字頭和“見”,也就是說象雜草一樣的看法都允許并存。可是我們往往連一種異見都無法包容,何況更多乎?“容”是兩個“人”和一個“口”,就是你說你的理,我說我的理,不妨求同存異,但我不會不讓你沒有說話的權利
那么你認為你夠寬容么?我們來做一個心理測試,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寬容度的心理測試題目,大家要抱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來完成,測試的結果只有你自己知道,先來認識下自己。
好了,你是寬容的人么?估計同學們自己心理都有了答案了,或許有些同學覺得不以為然,哼!我就不是一個寬容的人,那有怎么樣?
接下來我們大家來看一個小品《寢室風波》
a馳騁球場回來,興奮不止,而其臭汗味也滿屋肆虐,加之那唯一與“香港”沾邊的腳,小小宿舍內頓時令人窒息。
我邊開窗戶,邊開玩笑:“明天可別忘了帶澡票!”
他難堪地笑了。
b打了飯回來,一推門便皺上眉頭。“勞駕,您的‘尊鞋’去散散氣行嗎?”
a譏笑到:“你是想我這人也一起出去吧!”
“能出去當然好,否則想吐還來不及,怎么有胃口吃?”b小生嘀咕。
難得!今天a去考聽力準沒困難,竟連蚊子般哼哼也沒放過。
“你什么意思?這又不是你家,我干嘛出去?況且我腳臭怎么了?難不成你的腳香啊!”
看苗頭不對,我立刻放下手中家書,上勸,“小a,剛才隔壁來找你,咱們去看看什么事兒。”管他真假,鈸分兩片,又怎能獨響?
可未等我說完,b已開始反攻了:“雖然不是我家,可也不是你家。當然,我的腳怎能跟‘您’的比呢?‘貴腳’不僅‘香’,還‘香港’呢;不僅‘美名’傳眾,‘美味’還傳千里呢!誰敢比,誰能比呀!……也不注意點影響!”
瘡疤被揭,a早已火冒三丈:“什么影響?你整天把滴水的濕衣服到處掛,弄得宿舍開魚塘就叫注意影響?每天半夜還用那漏音耳機聽歌叫注意影響?每天大煮酸辣面,弄得滿屋醋味熏天叫注意影響?”
“算了算了,我們走吧!”我好容易插進一句。
b道:“關你什么事?你以為你好啊,我們都忍了你很久了。整天嘮嘮叨叨像個老太婆,連睡著了也不安靜;還愛插耳機,又是英語又是日語,還有流行歌曲,咿咿呀呀吵得人心煩;晚上又愛點蠟燭,是有害我們健康的,另外萬一出了事怎么辦?我可以去學校告你!”
我頓時傻了眼,不知說什么,沒想到矛頭這么快就轉了方向。而剛進門的小c也聽得丈二和尚,一臉驚態(tài)。“怎么了……,嗯,好臭……”說著未摘陽帽就去開窗,“我以為沒開呢?”似乎,他受b恩惠不淺,喏!至今還戴著b送他的生日禮物呢!
情勢瞬息之變真令a想不到,眼中那三味真火愈燒愈烈。
“你倆一個鼻孔出氣啊!別以為你好?整天吃東西在嘴里翻來覆去,鬧得驚天動地,誰與你共餐,肯定吐一地!”
“唉,我喜歡,你吃不下去關我什么事?”
“是不關我事,可有人整天亂放東西,自己那兒找不到又亂翻別人的,誰知你是什么意思?什么企圖?”
“那也比你好,成日不打水還老愛把別人的用空?”
“沒用你的,關你什么事?”a成了關公。我真后悔,昔日不經意的抱怨竟成了今日的話柄。
“誰知道呢?難怪我常發(fā)現(xiàn)暖瓶水少了,是不是咱們六樓連上蓋的熱水也會蒸發(fā)快一些?”
這回輪到我臉紅了:“是我……”
“又關你什么事了!”靜了很久的b猛然插到。流利地翻著白眼,露出鄙夷之色,“惡心,不過怎么從前沒注意?”我暗想。不知從哪兒冒出一團怒火,我大聲嚷到:“夠了!夠了!別吵了!大家都‘罪孽深重’,那么法庭上見吧!”
“嘭!--”我煩躁地離開了仙境。
小品看完了,大家一定有好多感觸啊,原本一個寢室應該是關系非常融洽,怎么現(xiàn)在都象是仇敵呢?在故事中你認為誰是對的,誰是錯的?怎么會積累了這么多不滿和仇恨?那么大家認為其實每個人在其中都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最后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不要苛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觀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互相諒解,互相尊重,互相寬容是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是得到真正友誼的前提。我想真誠的問一句:那些在剛才的寬容度心理測試中得分比較低的同學,可以捫心自問,你現(xiàn)在的同學關系緊張么,有真正可以信賴的知心朋友么?如果你的回答不夠肯定,那么就要反省一下自己平時的言行了。當然我相信我們班也有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之間能夠非常寬容的對待對方,那么那我班最要好的一對朋友是誰呢?大家來推薦一下,誰是我們班的 “最佳拍檔”。(大家集體推選產生最佳搭檔)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們。下面請一位同學充當小記者采訪這對好友:1.你們的興趣、愛好分別是什么?2.兩人各自的性格如何?3.你們平時有沒有意見分歧的時候?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4.你們曾有過矛盾和沖突嗎?當時你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為什么?
通過本次采訪活動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產生矛盾和沖突是正常的。但我們決不能因為存在矛盾而拒絕合作、交往。因為“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寬容合作的基礎。同時我們也知道: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現(xiàn)實生活中難免無意間傷害別人或被別人傷害,所以我們要體諒、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誠地賠禮道歉,請求他人原諒;同樣也要真誠接納、理解、原諒他人過失,即寬容他人,悅納自己。
下面某某同學有個故事要見講給大家聽,大家歡迎!
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于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并且告訴他,每當他發(fā)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后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shù)量減少了。他發(fā)現(xiàn)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于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發(fā)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xiàn)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
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后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于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后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復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同學們,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哪些道理呢?有句比較流行的話,“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什么?”如果你已經深深傷害了對方,即便你向她道歉了,說對不起了。但是正如同定在籬笆上的釘子,哪個疤痕是難以抹去的。所以,我們遇事要盡可能避免沖動,盡可能體諒、尊重他人的感受,你說的每句話可能就象釘子扎在別人心里。當然,如果你已經做了,那么你必須真誠的賠禮道歉,請求他人原諒。至少要把釘子拔出來。反之,當別人無意間傷害了自己,對別人說的“對不起”也要真誠接納、理解、原諒,而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可冤冤相報。
但是,我們在寬容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我們再來看一個小品《新西游記》
小品《新西游記》
主演:孫悟空、唐僧、豬八戒、白骨精
時間地點:公元630年,求取西經的路上
劇情:
唐僧:悟空啊,你跟了為師這么多年,怎么沒有一點寬容之心啊,遇妖降妖,遇魔伏魔,這些妖魔也是妖和魔他媽生的啊,只是想吃為師罷了啊,也沒有吃到啊,你稍微教育一下就好了,做什么都要打死啊?下次再這樣,為師再饒不了你。
悟空:師傅啊,你真是菩薩心腸的一塌糊涂,這些妖魔平日干了多少壞事啊,危害鄉(xiāng)里,無惡不作,你不殺他,我們走了后,他會繼續(xù)吃人害人啊。
八戒:師哥老是喜歡危言聳聽,想昨天我們看到的那個美女,這么標致,就算是妖精也是好妖精,師哥一點憐香惜玉的想法也沒有,人家剛張開嘴巴就被你一棒子打死了。說不定人家不是想吃咱,就是看我長的可愛,想親我下呢?
悟空:你這個呆子,做夢去吧。
(白骨精出場,楚楚動人狀)
白骨精:昨天真倒霉,未了解敵情就張嘴,差點被打死,虧的老娘閃的快。今天再來,我就不信吃不到唐僧肉。(變做比昨天更漂亮的美女,作受傷倒地呼救狀)
唐僧:悟空,前面好象有人呼救,你快去瞧瞧,就算是妖精也不要把人家打死啊,找來為師教育一番就行了。
悟空:是,師傅。寬容啊,寬容,難道寬容是如此可貴竟值得用生命去換取么?
(悟空上前扶起白骨精)
悟空:妖精,我認識你。就是昨天挨揍的。不過我?guī)煾嫡f只要給你寬容,你會變好的。是不是?
白骨精:會的,我已經變好了。你師傅肉的香味感動了我,不,不,是你師傅的寬容感動了我。
唐僧:…………
故事好象還沒有演完,同學們認識接下去會出現(xiàn)什么情景呢?這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啊?
對,告訴我們寬容并不意味著是非不分,愛憎不明,寬容是有原則的,不是盲目的,寬容不等于縱容。
今天,我們大家認識了什么寬容,寬容的重要性和對人寬容應該怎么做以及要注意哪些問題,最后我們一起來朗誦一首小詩:寬容與刻薄 (汪國真)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最后我們布置一個作業(yè),叫做《快樂人生的作業(yè)》,共十條,如果大家在平時能夠努力去完成,那么就能享受到快樂的人生。
附錄二:
1、寬容與刻薄 (汪國真)
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為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
一個不懂寬容的人,將失去別人的尊重,一個一味地寬容的人,將失去自己的尊嚴。
對待別人的寬容,我們應該知道自慚;我們寬容地對待別人,應該知道自律。
寬容者讓別人愉悅,自己也快樂;刻薄者讓別人痛苦,自己也難受。
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
如果你還要想寬容別人,就不要等到別人來乞求,記住一句老話:“給”永遠比“要”令人愉快。
寬容是一種理解,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胸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為了使我們彼此心靈的距離不再遙遠,讓我們緊緊地握住寬容的雙手吧!
2、周總理寬容待人的故事
不難發(fā)現(xiàn)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有良好的素質,并且深受大家的歡迎。這就讓我們想起了周總理。一次,理發(fā)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發(fā)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動呢?”小小一件事,卻反應出了總理身上的寬容的美德。像周總理這樣待人寬容,平易近人,當然要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和尊敬,同時也體現(xiàn)了總理的素質與涵養(yǎng)。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主動承擔責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如果都做到了這些,你自然就會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了。
3、公而忘私祁黃羊
春秋時代的晉平公要找一位有賢能的人擔任南陽縣的縣令,因此他找來大夫祁黃羊,想請他推薦適合的人選。沒想到,他竟不計前嫌推舉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晉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戰(zhàn)的人擔任軍中統(tǒng)帥的職位,他知道之后,大力推薦自己的兒子祁午,一點都不擔心別人閑言閑語。
不論對方與自己的關系是好是壞,只要是適合的人選,他都會大方推薦,而他推薦的人也都很稱職,更是證明了祈黃羊的好眼光。后來孔子聽說了,稱贊祁黃羊推薦人才完全以一個人的才德為標準,而不管對方是與自己敵對交惡的人,或是有血緣之親的兒子,的確稱得上是公而忘私。
4、金代禪師
養(yǎng)蘭的公案,就是一個例子。他在寺旁庭院里栽培了幾百盆蘭花,講經說法之余,視蘭花為愛徒。有一天,禪師因事外出,吩咐一個弟子代為照顧,這個弟子澆水時,不小心把蘭架絆倒,整架的蘭花毀成一堆,弟子非常愧疚,決定等師父回來以后勇于認錯,甘愿受罰。金代禪師回到寺里,看見蘭園里的殘破景象,聽了弟子真誠懇切的懺悔,不但不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安慰弟子說:
“我之所以喜愛蘭花,是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為了生氣發(fā)怒而種植的。生死流轉,物相無常,如果迷戀于心愛的事物,執(zhí)著不能割舍,就不是禪者的行徑了!”
5、仇恨袋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從來都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因此,他是何等的躊躇滿志,春風得意,唯一的遺憾就是找不到對手。
有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突然,發(fā)現(xiàn)腳邊有個袋子似的東西很絆腳,海格力斯猛踢了一腳,那只袋子非但絲毫不動,反而膨脹起來,成倍地擴大著。海格力斯惱羞成怒操起一條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東西竟然長大到把路堵死了,海格力斯無計可施,只好坐在路邊唉聲嘆氣。不一會兒,一位智者見到此情景,困惑不解。他對圣人說:“這個東西很可惡,存心跟我過不去,把我的道給堵死了。”智者說對海格力斯說:“朋友,快別動它,忘了它,離開它遠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當初;你侵犯它,它就會膨脹起來,擋住你的去路,與你敵對到底!”
6、弘一大師<<人生格言選粹>
林退齋臨終,子孫環(huán)跪請訓,曰:"無他言!爾等只要學吃虧"。
尹和靖云:"莫大之禍,皆起于須臾之不能忍,不可不饉"。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7、測測你的寬容度
請對下列問題作出“是”或“否”的選擇:
1、有很多人總是故意跟我過不去。
2、碰到熟人,當我向他打招呼而他視若無睹時,最令我難堪。
3、我討厭和整天沉默寡言的人一起生活、工作。
4、有的人嘩眾取寵,說些淺薄無聊的笑話,居然能博得很多人的喝彩。
5、生活中充滿庸俗趣味的人比比皆是。
6、和目中無人的人一起共事真是一種痛苦。
7、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樣卻總是喜歡嘲諷他人。
8、我不能理解為什么自以為是的人總能得到領導的重用。
9、有的人笨頭笨腦,反應遲鈍,真讓人窩火。
10、我不能忍受上課時老師為遷就差生而把講課的速度放慢。
11、有不少人明明方法不對,還非要別人按著他的意見行事。
12、和事事爭強好勝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緊張。
13、我不喜歡獨斷專行的領導。
14、有的人成天牢騷滿腹,而我覺得這種處境全是他們自己造成的。
15、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使自己的生活也變得灰暗。
16、有不少人總喜歡對別人的工作百般挑剔,而不顧及別人的情緒。
17、當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工作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和贊賞時,我會大發(fā)雷霆。
18、有些蠻橫無禮的人常常事事暢通無阻,這真令我看不慣。
每題答“是”記1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tǒng)計總分。
13--18分,說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強自己的靈活性,培養(yǎng)寬容精神;
7--12分,表明你具有常人的心態(tài),盡管時時碰到難相處的人,有時也會被他們的態(tài)度所激怒,但總的來說尚能容忍;
0--6分,說明外界的紛繁復雜很難左右你平和的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