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2課 我的故事
1.關于教材處理的建議。
本課圍繞卡通藝術這一主題,安排談卡通、畫卡通的學習活動教材的文字說明和圖片資料根據學習活動的開展而設置,教師應領會教材編寫意圖,明確單元學習目標,對教材中提供的材料作合理取舍。為保證教學效果,對教材中沒有的資料但又是教學必需,應作補充。資料要符合學生的年齡、身心發展需要,且能吸引學生,引導學生的審美傾向,避免低級趣味。
2.關于教學情境創設的建議。
卡通雖深受學生喜愛,但仍應注意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情境,努力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參與,積極嘗試。教室里可以張貼各種卡通畫,教師自己可以裝扮成卡通博士,教師的語言應簡潔生動,或者安排學生裝扮成卡通形象,主持教學。
建議教室里創造工作環境,桌椅模擬工作臺按組拼放,或四人一組,或六人一組,學生圍工作臺坐好,工作臺上擺放工具,如卡通書、卡通圖片、畫卡通的工具等。學生以卡通創作小組的形式進入工作狀態。不同的小組都各自命名,作出標志放好。小組選出編導、設計總監、創作人員,大家分工協作,從說故事、寫故事、設計卡通形象,到故事的篩選、卡通形象的修改再創造等等一系列程序都應規范,.學生在模擬的工作情境中激發出學習的熱情。
3.關于教學媒材和教學手段擇優使用的建議。
多媒體課件可以設計一個教師的卡通形象引導教學,增添情趣。在卡通表現特點的學習環節要配合圖例講解,課件注意細節處理,例如:卡通中人物的動作圖可制成動畫效果,服裝圖可以設計成同一人物穿不同服裝所產生的效果對比。
4.關于采納不同教學組織形式的建議。
畫卡通故事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核,有一定難度,要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提高創作潛能,需采用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由學生評出優勝組,有效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進度。
5.關于學習指導方法和學習小竅門的建議。
講故事是教學環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教師可以課前安排幾名學生稍做準備,以保證教學效果。
學生畫卡通故事,可以采用模仿改造的方法,利用收集的資料中接近自己構思的形象加以改造,還可以采用剪貼的形式,把合適的卡通資料作適當處理,例如利用已有的卡通風景畫作背景,卡通人物繪制后剪貼,或繪制背景,把適宜的卡通形象資料剪貼好,還可以配上簡潔的文字以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
[教案]長沙市第二十六中學何嘉僖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2課 我的故事
年級
7年級上冊
執教
何嘉僖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一、講故事
1. 欣賞卡通圖例,讓學生根據圖中反映的情節編故事。
2. 引導學生積極發言。
3. 啟發學生思考,講一件生活中有趣的事。
4. 學生講故事。
媒體準備:卡通畫掛圖、卡通碟片、教材、繪制工具、展板等。
教材p7中“人追汽車”的卡通畫。
二、看卡通談卡通
1. 思考:除用語言敘述故事,還可以用什么手段表現故事情節。
2. 結論:文字、影視、繪畫等手段,其中影視、繪畫中經常運用卡通的表現方法。
3. 卡通的概念:卡通一詞是英語“cartoon”的音譯。在英語中,“animated cartoon”意為“活動的連環漫畫”,動態畫面為卡通片,靜態畫面為卡通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