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7課 祖國大家庭
4.教學評價
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習慣的評價,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對學生表現出的合作意識、總體策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應給予積極的評價。對參演作品的主題、設計制作、展示等方面做出綜合評價。
四、教學選擇
根據學校班級的情況,針對性地選擇使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活動設置。課時內的教學力求達成好的效果,抓住一個方面做好做精,而不必求大求全。
作業形式的選擇應該多樣化,如不同材料的拼貼和立體制作和卡通畫形式的服裝款式等,其難度均低于服裝效果圖,以此保證課時內完成作業。 (見“教學資料”)
服裝表演活動可以考慮在全年級內開展,班級之間的交流有利于激發學習熱情和提高作業質量,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五、教學建議
教學情境的創設應力求豐富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視覺感受入手,分析不同民族服裝的特色,結合傳說、故事和歷史資料引導學生感受民族服裝的豐富多彩,以及其中蘊涵的深厚、久遠的文化,體會各民族在勞動生活中產生的情感。
在教學導入環節播放各民族舞蹈場面的錄像,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以“民族風情”為題,在學生中征集服裝表演的背景音樂,使學習活動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行為。
通過與正常人體比例的比較,幫助學生了解服裝設計效果表現所運用的特殊的人體結構比例,并運用于作業。
啟發學生靈活地運用民族服裝元素,注重抽取最具強烈感受的內容。如參照教材苗族服裝黑、紅、白色的搭配,嘗試按照比例運用在設計中。另外頭飾、腰帶、綁腿等款式也可以有多種變化。提示學生在運用這些元素時,要抓住重點,避免在一款服裝上東拼西湊,生搬硬套。
充分利用當地教學資源,以學生熟悉的當地少數民族服飾為專題進行教學,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親切感受。
制作材料也可以多樣化,例如不同質地的紙張,舊包裝、竹籃、鐵絲、羽毛等等物品都可以合理利用,應鼓勵學生積極尋找合適的材料制作服裝以獲得獨特的視覺效果。
[教材]向蓮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7課民族大家庭
年級
9年級下冊
執教
向蓮
教學稃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教師為每組發一幅民族服飾的圖片,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分析這種民族服飾的特點,歸納填寫下。
圖片及作業用表格
民族
服飾結構
色彩效果
裝飾圖案
通過一定的程序是不是能夠更清晰地表述你的感受呢?
師生交流,進一步強化所學的欣賞方法。
二、欣賞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服裝
教師展示一組結合民族服飾元素創作的現代服裝作品,學生討論分別運用了哪些民族服飾的元素,表現出什么特點。
1.彝族挑花工藝大花褲。
2.苗族花卉點綴現代服裝。
3.維吾爾面料制成的服飾。
4.高山紋樣的服裝。
5.繡花禮服。
6.靈感來自侗族鼓樓的上衣。通過交流達成共識。
多媒體展示具有民族特色的現代服裝
三、學生初步嘗試裝飾
教師給出畫好的草圖,讓學生嘗試運用民族服裝的元素進行裝飾。
教師巡回輔導,與學生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強調細節的處理。
請學生根據前面練習來談怎樣運用民族服飾的特點來進行設計。
a.運用哪些元素。(款式、色彩、裝飾)
b.運用在哪些部位。(衣領、衣袖、前襟、膝部、褲腳、裙邊等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