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下:03課 水
(第二課時)
一、欣賞
表現水的作品很多,文學的、藝術的、音樂的多種形式的表現方式都有,在視覺藝術表現上可以采用各種材料、各種手法表達對水的情感,也可以通過變化萬千的水的形態表達其他領域的內涵。旋渦般的水紋通過油畫、攝影等藝術手段產生了《生命的流動》、《潮》等作品。利用立體構成、電腦繪畫等方式表現水的點狀、線狀和面狀,還可使用玻璃、金屬、木材等多種材料表現水的質感。
相關圖片
二、創意
活動三:借鑒名家名作,嘗試運用其他的材料來表現水,把你認為最美的水的形態定格下來。
教師示范,可使用繪畫、剪刻、電腦繪畫的形式進行,教師可采用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
學生制作,基本完成后,分組討論分析。
媒體展示
二、拓展學習
“水”的作品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1)傳統的“水”文化,傣族潑水節
5月1口,中華民族園和遠在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兩地同時舉行盛大的傣族潑水節。按照傣家的習俗,人們盡情潑灑吉祥水,將潑濕全身、幸福終身的祝福送給親友。濃濃的傣家風情,融化在竹樓、白塔、筒裙、象腳鼓的畫面里。
(2) “水”的應用,北京北海九龍壁
九龍壁是一種浪漫主義風格的建筑,龍是中國的象征——龍生九子,是中華九州。九龍壁暗寓九九歸一中國統一。它給我們帶來了藝術的享受,我們在它身上寄托美好的愿望。這些已經遠遠超越了圖案造型本身的意義。我國最著名三座經典之作是:山西大同九龍壁、北京北海九龍壁、北京故宮九龍壁。名聞中外的北京北海九龍壁,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是中國皇家園林建筑的精品。九龍壁上,九條形態各異的蛟龍盤繞騰越,頭、身、爪、尾均能張動,或騰云駕霧,或追波逐浪,無不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傣族潑水節圖片
九龍壁圖片
學生作業
借鑒名家名作,嘗試運用其他的材料來表現水,把你認為最美的水的形態定格下來。學生應該將活動再拓展,利用課外的時間較為完善地完成水體藝術品,而小僅僅是作業。
[資料]圖片資料
[作者: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