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程序與程序設計》教學設計
讓學生對幾種程序設計語言有初步印象。
教師演示教師演示運行一個畫圓的程序提出要求:留心觀察計算機是如何實現畫圓?private sub form_click()r = 1000circle (1500, 1500), rend sub
試運行程序畫一個圓,并觀察源代碼。(任務二)學會運行一個程序,會打開源程序窗口修改程序的方法。
學生分組體驗進一步置疑:能否通過修改源代碼,改變圓的半徑,位置,線條顏色等?private sub form_click()fillcolor = &hffff&(h0,hcc,hff等)fillstyle = 0r = 1000(1500,500等)circle (1500, 1500), rend sub
學生分組修改程序的顏色參數。使程序能畫出黑色、大紅、紅三種不同顏色的圓。
(任務三)
讓學生體會,修改程序一些參數,運行結果就會不一樣。程序是由人來控制的。
課堂小結程序:是人預先編寫好的讓計算工作的命令組合。程序設計語言種類:機器語言 匯編語言 高級語言 等,程序是由人來編寫。
思考問題
知識形成3、教學評價:評價標準設計:完成任務情況來評價教學效果,基本完成任務80%為及格,完成全部任務100%為良好,在擴展上能有所創新為優秀。課堂評價表設計:學生完成以下任務,填寫知識掌握的自我評價。實踐內容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評價技能掌握情感態度任務一程序設計很好玩。運行小游戲程序。任務二動動腦筋很簡單。試運行程序畫一個圓。任務三開擴思維,分組修改程序給圓上顏色。4、教學資源:教學網絡,游戲小程序,畫圓小程序。六、教學反思:本節主要是引起學生學習程序的興趣,消除學生學習程序的畏難情緒,在運行程序的過程中滲透熟悉程序的運行。學生通過一些簡單參數的修改,程序運行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
第2節 《初試程序設計》教學設計一、學習者分析: 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基本了解什么是程序,知道計算機的工作必須依賴于各種各樣的“程序”。初步了解vb程序設計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二、教材內容分析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節是整章的操作基礎,學生必須熟悉vb 的編程環境,并能熟練地操作。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明白程序的執行運行。難點:vb程序設計的編程環境。3、課時安排:一課時三、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vb的編程環境。(2)學會在vb的編程環境中運行、修改、保存、退出程序。2.過程與方法 通過幾個小程序運行,初步學會在vb的編程環境中運行、保存程序的方法的基本操作。3.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夠通過修改、運行、體驗程序,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四、教學理念和方法 運行一些有趣的小程序為切入口,熟悉vb的編程環境,并通過“畫圓”和修改“畫圓”程序簡單例子,讓學生在vb的編程環境中運行、保存程序的方法。五、教學過程設計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本節的知識是vb的編程環境,教師通過反復運行不同的程序段,把知識滲透到學生活動,使學生不斷地熟悉編程環境。2、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引入在vb的環境中復習如何建立,運行,保存一個程序的。復習運行和保存程序運行上一節課畫出圓的程序(任務一)回憶復習舊知識教師講授教師演示程序運行過程列表框事件的選擇:1、在form_activate()下編寫代碼的效果2、form_click()下編寫代碼的效果3、form_dblclick()下編寫代碼的效果4、form_load()下編寫代碼的效果。程序一:private sub form_activate()print "我還沒有動呢!"end subprivate sub form_click()clsprint "我單擊了!"end subprivate sub form_dblclick()cls:print "我雙擊了!"end subprivate sub form_load()print "我不見了!"end sub學生觀察不同程序代碼段運行的結果有何不同。通過不同的程序段運行,進一步熟悉vb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