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 3
1.內容介紹:
運用蒙古長調素材寫成的創作歌曲。全曲分兩樂段。第一樂段輕輕低吟,深情地贊頌家鄉的美景,第二樂段高亢奔放,激情澎湃,發自內心地呼喚:“我愛你,我的家”,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兩個樂段的節奏型、句型基本相同,但在音域上形成對比。
2.教學建議:
(1)該歌曲的特點在于采用現代音響配器及搖滾樂的節奏來表現民歌,因此單看歌譜旋律很難表現歌曲的現代氣息,必須讓學生聽范唱,體驗傳統民歌在現代表現手法上的創新。
(2)該歌曲的演唱者十分富有情感,但有些唱法不適宜學生學習,不要聲嘶力竭地吼叫。
(3)這是一首蒙古長調風格的歌曲,因此,必須掌握唱出這一風格的幾個關鍵:
a.裝飾音:應快速、靈巧、飄逸。
b.延長音:保持足夠的氣息。
c.高音:用假聲或輕聲演唱。
(4)本曲高低音起伏很大,有五度音程,也有八度音程,故要特別注意這些音的音準。
(5)歌曲的裝飾音較多,這給識譜工作帶來了一些困難。識譜學唱前可先作針對性練習,如:a 3 5 6 1 6 6• 53 b 5•612 53 2 2• 1
c 6 3 3 2• 2 - 2 2 1 d 6123 3 3•3 0 56
(6)樂譜只是一種符號,僅僅照它唱出來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唱出少數民族歌曲的韻味?勺寣W生聽聽吳松華的內蒙古民歌。
二、藝術天地
(一)舞蹈《醉鼓》
1. 內容介紹:
獨舞《醉鼓》是青年舞蹈家黃豆豆的早期代表作品,94年獲全國“桃李杯”舞蹈大賽金獎。曾有人說“醉鼓”非黃豆豆莫屬,編導鄧林確是為黃豆豆量身定做的。黃豆豆高超的技藝嫻熟的旋轉,彈跳與柔韌性和很強的舞蹈表現力使作品引人入勝,更完美無缺。
舞蹈運用了黃河流域漢民族舞蹈語匯,運用了古典舞的技巧與身法韻律,配以現代的民族音樂,采用了現代的編舞技法,使多種舞蹈元素交合融匯在一起,塑造了一位在醉酒情態下幽默、有趣味的民間藝人的生動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獨舞難度大,在鼓面上獨舞難度更大,圓鼓面上表演區域狹小,然而藝術家們的舞蹈創作運用鼓沿、地面的空間,突破并提升了舞蹈表演空間,作為小道具的西北小腰鼓不再捆綁在胸前,時而雙手抱扶,時而滾夾于身體間,時而作為情感交流的物象,使舞蹈的肢體活動更靈巧便捷,使舞臺人物特定性格化的塑造更細致成功。
十年后的今天,人們的審美心理變化趨多元化,以今日人們的視角,借醉酒擊鼓寄情于酒中意,鼓中樂,是在呼喚從古至今人們渴望的一種精神的覺醒和心態的平和寬松。獨舞“醉鼓”中融聚的民族情韻、清新的格調,鮮活的鄉土氣息與深厚的酒文化內蘊,形成了這一舞蹈作品強烈的藝術魅力,令人回味無窮。
2.教學建議:
(1)中國有著悠久的鼓文化,觀賞作品之前,先了解一下鼓的種類,流傳地域,應用場合及打擊方法等作導入。
(2)《醉鼓》將生活中的擊鼓動作藝術化了,抽象化了,但經過藝術家的精心創編,它又形象地展現了作品內涵。學生可從標題入手,了解一下作品的內容,在此基礎上去理解抽象的舞蹈動作及藝術化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