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藝術下冊全冊教案 3
(二)戲劇《震顫》
1、內容介紹:
該劇通過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媒體藝術表現方式講述了一段經歷了血與火洗禮的愛情故事:一場戰爭拆散了一對年輕夫婦。昔日的戀人天各一方,丈夫不甘落入敵手而潛逃。妻子為了尋找心上人,忍痛舍棄親生骨肉,背井離鄉,一路顛簸,歷經千險,至死不渝。該劇突現“戰爭、愛情、命運”的主題,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人類情感的熾烈與戰爭的冷酷。
該劇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通過燈光與道具的巧妙運用,將演員的舞臺表演與大屏幕投影的完美結合,加上蕩氣回腸的音樂及女中音的現場吟唱,極富視覺沖擊力的布景,營造出電影般的真實場景。觀眾在觀看時仿佛身臨其境。在場景的不斷變換中,兩位男演員與一名女中音的深情演繹所傳遞的巨大藝術感染力將帶給觀眾一次心靈的強烈震撼!該劇因觀眾無不被舞臺上的演出所震撼,故取名為“震顫”。
舞臺上有3層多媒體投影,根本分不清演員究竟是真實存在于舞臺上的,還是存在于投影畫面里的。剛才還是屏幕前的一個剪影,一忽兒便掉進了屏幕里,叫人摸不著頭腦。從頭至尾沒有一句臺詞,只有前衛的電子音樂和著女中音的現場吟唱。這就是一出沒有臺詞,卻用音樂、影像和表演串起劇情的多媒體音樂劇。
該劇的導演丹尼爾告訴記者,《震顫》最引以為豪的,就是通過燈光與道具的巧妙運用,將演員的舞臺表演與大屏幕投影的極富視覺沖擊力的布景完美結合,營造出電影般的真實場景。觀眾看到的是在現實與電影中交替出現的演員—— 一個演員從舞臺上消失了,卻在屏幕中驚恐地望著觀眾。觀眾必須目不轉睛地盯牢演員,以及演員身旁瞬息萬變的多媒體背景和燈光,如果走神,很容易漏掉一大截精彩故事。
技術總監托馬向記者解釋了"多媒體"這個最近頻繁出現在各大媒體上的詞:“多媒體,就是運用聲、光、電、影等多種科技手段,設計出電影、投影、皮影與演員之間相融合的最佳效果。”另外,對于《震顫》這部多媒體音樂劇,他說,這臺演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連劇中的多媒體效果也是角色,而不是演員表演時的附件。
《震顫》是“多媒體劇”這一年青劇種中的經典之作,它已在美國、墨西哥等20多個國家演出,曾獲包括加拿大藝術界最高榮譽“加拿大總督”在內的眾多獎項。
2.教學建議:
(1)這一作品的教學是有難度的。因為不在現場,很難觀看到其多媒體效果,如激光造成舞臺上的影視立體效果,在vcd上可能認為是電影手段,因此教師應先作介紹該劇何謂“多媒體劇”,運用了哪些多媒體的手段。
(2)該劇是多媒體音樂劇,因此聽賞音樂也是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劇中有女中音獨唱,但無歌詞,形式新穎,音色醇美(用美聲唱法),旋律起伏,與劇中女主人公的情感絲絲相扣,這也是該劇的創新之處。
(3)參考答案:見內容介紹。
(三)水上芭蕾《出水芙蓉》
1.內容介紹:
故事梗概: 一個由澳洲出生的從小不良于行的小女孩,每天在水中掙扎,在會走路之前就學游泳,終于獲得新南威爾斯自由式冠軍。移居英國時,巧遇穌利文,開始有水上嘉年華——水上芭蕾的構思。從倫敦泰晤士河游泳打知名度,到在拉維爾海灘表演長游,因穿著泳裝被控不得體的暴露上法庭,引起挑戰波士頓保守人士之爭議,為摧毀假正經的枷鎖,解放傳統女性的甲胄,不肯妥協,后來由泳裝下面縫了長褲上面加女緊身衣而在法庭勝訴。經艾佛烈哈伯安排在紐約競技場表演,使肢體的表演發揮到一種全新又不同的境界。芭蕾巨星巴夫洛瓦以世人對其贊語,亦加諸安尼特凱身上;未料在好來塢拍攝水星之女時,巨大的玻璃水箱破裂,使其傷勢嚴重脊骨受傷以至于演藝生涯中斷,此時那個四處冒險的瘋狂蘇利文再度出現在病榻前,助她快樂地打敗病魔、再創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