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
第三拳:打的動作也只一下,“又只一拳,太陽上正著”。之后還有一個妙喻“卻似做一個全堂水陸的道場,磬兒、鈸兒、饒兒一齊響”。這一比喻句從視覺寫的,相似點是神志暈迷,兩耳亂鳴與水陸道場上各種樂器的響聲齊鳴一樣,紛亂嘈雜。
三個比喻,充分地表現了打的效果,鄭屠的狼狽相,使人覺得魯達的三拳,痛快淋漓,盡致解恨。其結果必然是鄭屠“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動彈不得”,一個“挺”字,寫盡了鄭屠的死相。魯達的性格,在這三拳中得到充分的表現,他的威猛,他的義憤添膺,令人拍手稱快。
(四)小結內容,布置作業。
1、可請學生小結本文教學內容,教師再歸納總結。
小結:閱讀小說,可采用“閱讀批注”法,結合文章中的句子,深入分析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通過“閱讀批注”,品評人物,可以輕松地領會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今天,我們就看到了一位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有勇有謀、伸張正義的梁山好漢魯提轄。他的“三激”和“三拳”讓人驚心動魄,佩服萬分,將他的性格詮釋得淋漓盡致,將他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2、完成課后練習三。
第三課時
(一)體味文章,揣摩妙點。
運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形式,教師舉例分析,請學生揣摩文章的妙點,發表個人見解,教師予以適時點評。(言之有理即可,附參考)
提示:揣摩妙點,可從故事情節、文章構思、語言描寫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
教師舉例:“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打得店小二口中吐血”,一個“揸”字表現了魯達的怒氣,嫉惡如仇的形象栩栩如生。
參考:
故事情節(扣人心弦):魯達對鄭屠的“三激”,寫出魯達為懲治邪惡,伸張正義所表現出的的堅定和機智。
文章構思(精巧脫俗):魯達對鄭屠的“三拳”之后,用鄭屠詐死之計脫身,遠走他鄉,寫出魯達的足智多謀。
語言描寫(細膩生動):魯達的“摸”寫出魯達的慷慨解囊;“取”字寫出史進的爽快;李忠的“摸”字寫出了李忠的不爽利;“丟”字寫出了魯達不留面子,對李忠的輕篾;“搶”字寫出鄭屠的速度快、憤恕。
寫作方法(對比襯托):魯達向鄭屠買肉時的對話描寫,兩人間的談話內容,通過對比可見魯達咄咄逼人,一身正氣;鄭屠曲意逢迎,心虛膽怯。
(二)拓展文本,激發創新。
1、聯系生活,小組合作討論,請學生談談對魯達這一形象的現實思考。
(參考:觀點一:魯達見義勇為、嫉惡如仇的品格在人與人的關系普遍淡漠的今天應大力發揚。觀點二:魯達的精神雖然可嘉,但其行為并不適應于當今的法制社會,相反應受到法律的制裁。言之有理即可)
2、指導學生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改編成課本劇,改編時可以改編全篇,也可以改編一段或某個精彩片斷。
提示:分片斷編寫劇本時,可按潘家酒樓、金老父女住處、鄭屠肉鋪這三個場面依次分為三個場次。全班分為三組,每組改編一場。
(三)總結全文,解疑釋惑。
1、教師小結:《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這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這部中國古典名著帶給讀者的無窮魅力。同時,魯直的“該出手時就出手”,增強了我們為人處事的是非觀、好惡感,增強了為正義而斗爭的參與意識,但又要注意講究策略。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特別是閱讀名著,我們可以采用“閱讀批注”的方法,對人物性格形象進行分析和批注,邊讀邊注,邊注邊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對我們的寫作將會受益匪淺。
2、請學生對課文不理解的疑難點,提出質疑,教師當場解惑。
(四)提供舞臺,展示成果。
將《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改編成課本劇,并在全班選出最佳改編劇本,進行課本劇彩排,提供舞臺,展示成果。
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施耐庵
主人公:魯提轄(綽號花和尚魯智深)
與之有關的情節有: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火燒瓦罐寺等
復述故事:
(魯提轄)問(金氏父女)――(魯提轄)救(助金氏父女)――(魯提轄)打(鎮關西)――(魯提轄)走
第二課時
一、品評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
二、細處品讀,精段賞析。
“三激”:魯提轄堅定、機智。
“三拳”:魯提轄威猛、高強。
第三課時
一、揣摩妙點(情節、構思、語言、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