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教學設計
故事情節:扣人心弦 文章構思:精巧脫俗
語言描寫:細膩生動 寫作方法:對比襯托
二、聯系生活,發表見解。
教學探討
本文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的節選。小說是最容易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一種文體,閱讀小說的過程,實際上是閱讀者和作者交流的過程。教學本文,可嘗試學生對文本的個性化閱讀。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時,要注意緊扣文本,抓住人物沖突的細節描寫,以“閱讀批注”法,提倡學生對文章的妙處所思所悟所寫。這樣,學生的情感和情操就在小說教學的潛移默化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變成愛讀小說,好讀小說,樂讀小說。
三、教學亮點
本課的設計亮點在于創設師生情感“互動”的教學模式和教給學生“閱讀批注”的閱讀方法。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緒的力量往往構成教學過程中最微妙最有意義的因素。”教學上,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審美和文本的體驗出發,結合新型的閱讀方法,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課堂上,整個師生情感“互動”過程是一個不斷激化、深化、強化、體驗情感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參與“雙促雙發”的創新過程。這種創新設計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小說人物性格形象的認識,增強了學習名著的興趣,而且點燃了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了創新意識,培養了創新能力。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
四、專家點評
教師在教學時充分挖掘語文閱讀方法的亮點,采用“閱讀批注”法,注重學生對小說文本閱讀的情感體驗與探究過程,體現了學生對知識的自我建構。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成一個獨特的人,讓課堂成為學生發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同時,教師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和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大膽將小說改編成課本劇,在放飛想像中尋找創新,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
五、教學札記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批注、品評人物的環節中,需要求學生充分結合文本,進行小說人物形象解讀。在學生參與文本體驗的過程中,教師需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以及他們原來的知識、生活經驗,努力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書寫、誦讀、聆聽、合作討論等,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欣賞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在進行學習、交流、表達的同時,充分地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