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銜接活動:有趣的“木”字
2、欣賞動畫短片
☆ 重點提問:看了這么一段動畫短片你特別想對所有人說什么?
☆ 小結:地球也離不開木。
延伸:
師:今天我們嘗試了和“木”字有關的漢字做朋友,期待你們能到小學認識更多的漢字。但愿以后認識了
那么多漢字會想到我們科技幼兒園除了認識“木”字還知道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教學評析:
每一個目標的設定都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體現出來,目標和實際教學是一一對應、環環相扣的。
第一環節用“木”字的演變導入活動——有趣。
現代漢字是直接從象形文字發展演變而來的,體現了中華文明在華夏大地從未間斷的事實。用多媒體動畫
欣賞了我們的祖先看到了樹木后,用形象、簡單的圖形符號——象形文字記錄下了木,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
木”字過程。孩子們看完后自發的鼓掌,感到漢字演變的有趣,一下子產生了識字的興趣。
第二環節認識"木"字——樂趣。
從“木”字,繁衍新字——林、森。讓孩子猜測祖先這時看到什么演變出這兩個字?把個體經驗轉變為共
同經驗。找木、林、森三字相同之處,從而發現同樣一個“木”字,數量不同組成的字不同,代表的意思也就
不同了,感受到中國漢字奇妙之處。連線游戲,幫助孩子更好得理解了字意。通過合作玩身體造字游戲,幫助
孩子深刻記憶三字書寫方法。
“木”字家族。優美的鋼琴曲緩緩響起呈現在孩子眼前的是一組樹木圖片,不僅給他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而且還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圖片中隱藏著木、林、森的字意理解;啟下:感受到了樹木給我帶來的
美,激發保護意識。在詩中尋找有木的字,一方面考察觀察力,另一方面幼小效銜接,激發孩子們到小學學習
更多的漢字。
“木”字暢想。為了拓展孩子的思維,孩子們通過“木”字聯想到古時候的人曾經用木柴生火做飯、旅游
時坐在木筏上飽覽當地的山河之美、伐木工人將木頭送進家具廠進行加工制作成家具……,無不感受到樹木給
我們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第三環節環保教育——意趣。
生動形象的環保動畫短片,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哭笑不得的地球。孩子體會到遭遇人類濫砍濫伐后將會帶
來的不良后果后,道出發自內心的愛護樹木、環保心聲。這環節鋪設的內容對孩子的發展有長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