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銜接活動:倒計時
設計意圖: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5-6歲兒童在解決問題或行動之前,不僅具有明確的目的,而且具有計劃的萌芽,能事先思考活動計劃和行動方法,并能在行動中加強自我控制,更有效地完成任務。他們樂意嘗試自己解決問題,自制力強,社會情感不斷發展。
該年齡段的幼兒對規則理解處于對規則認知的第三階段,即“清楚認識”階段。這個階段的幼兒已知道了生活規則、約定俗成在維持團體和社會的重要性。他們已開始了解個人在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下必須學會遵守社會規則。大班后期的兒童特別喜歡有規則的游戲,像體育游戲、棋類游戲等。對在活動中違背規則的行為,兒童常常會“群起而攻之”。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于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規則對兒童來說還是外在的,因此,兒童在規則的實踐方面還會表現出自我中心。
同時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即將升入小學,本學期,我班結合大班的年齡特點,在“幼小銜接”的準備工作中,重點圍繞著“入學愿望”、“學習興趣”、“學習與生活習慣”三個活動目標來進行內容的設計與組織,并緊密結合幼兒園新教材的主題來開展活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孩子有上小學的愿望,渴望當一名光榮的小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強。
活動目標:
1、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對計算倒計時產生興趣。
2、按照自己的需要嘗試計算倒計時,引發對這個特殊日子的期盼。
重點: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難點:學會計算倒計時的方法
活動準備:
環境:椅子擺成半圓形、后放4張方桌、方桌旁各放4把椅子(幼兒操作時用)、黑板2塊(一塊用于張貼“生活中的倒計時”版面,另一塊黑板的一面用于呈現幼兒說出的各種倒計時的圖片或文字,另一面用于呈現幼兒計算的倒計時牌)
材料:
1、有關“倒計時”的課件(春晚、紅綠燈、火箭的錄像)、有關倒計時的圖片(圖文并茂)、日歷圖(大);
2、節日小圖片若干、操作牌人手一份(已事先放置于方桌中的小框內)
3、記號筆、固體膠(各人手一份已事先放置于方桌中的小框內)。
4、小日歷(人手一份已事先張貼于方桌的各個方位)
活動過程:
一、 生活中的“倒計時”。
(一)倒計時游戲入場。
(教師與幼兒共同從10開始倒計時,請孩子們在倒計時中尋找位子,并感知倒計時。)
(二)觀看各種“春晚倒計時”視頻,感受倒計時的過程中,人們的喜悅之情。
(在觀看錄像時與幼兒共同倒著數 ,感受倒計時迎接新年的期待心情。)
重點提問:
1、他們是怎么數的?
2、為什么春節晚會要倒著數?
小結:剛才我們在玩游戲、春節晚會上,倒著數的是時間,叫倒計時。(在體驗、感知的基礎上,給予幼兒倒計時的概念。)
(三)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倒計時”。
(并將幼兒說到的倒計時圖片呈現在黑板上,對于幼兒說到的內容,教師沒準備的,則以現場寫字替代,并了解到生活中處處有“倒計時”。)
重點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