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兒歌《老虎拜師》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選材來源于童話劇《老虎拜師》最后環節中小花小草一同念的兒歌,考慮到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簡單的理解兒歌已經不是難點,結合童話劇的需要,我加入了快板伴奏,一方面能讓幼兒跟著節奏朗誦,一方面也提升了學習兒歌過程中的趣味性。因為目標定位是有節奏的的朗誦兒歌,所以在活動的準備字幕上我也根據節奏分了顏色,或是根據節奏將字分開一些距離,讓幼兒能通過有節奏的字幕暗示來更準確得把握念兒歌的節奏,整個教學活動我也加入了合適的教學策略,在教學策略的運用上盡可能選擇適合的策略來完成需要達成的目標。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嘗試用快板節奏的朗誦童話劇中的兒歌《老虎拜師》。
2、體驗快板兒歌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ppt、快板、字幕
重難點:兒歌中最后兩句的節奏不同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了解兒歌的趣味性。
師:我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聽這首兒歌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播放兒歌音樂)
小結:這首兒歌在念的時候還加上快板來打節奏,這個我們叫它快板兒歌。
二、理解兒歌內容,跟快板節奏朗誦兒歌。
(一)幼兒回憶故事情節
師:這首兒歌你們在什么地方聽到過?這個快板兒歌是我們童話劇“老虎拜師”里念的兒歌,想不想再聽一遍?
看“快板”表演(教師念快板播放童話劇的表演)
提問:“你聽明白了嗎?兒歌里講了什么?”(引導幼兒用簡單的兒歌中的話來描述。)
(二)分段理解兒歌內容,嘗試跟快板節奏朗誦兒歌。
(根據幼兒現場回答,選擇內容學習)
1、學習圖片一
提問:“老虎在哪里跟師傅學本領了?(一棵大樹兩丈高,樹下老貓把虎教。)我們一起來試著說說看(教師幫助配節奏)
“那老虎學會了什么本領?”請幼兒來用動作表示,集體陪上兒歌說一次:先學撲,再學跳,撲撲跳跳都學會。)
提問:為什么字幕要有兩種不同的顏色?
小結:顏色一樣的字要連在一起念,那么我們才能把握節奏念得更好
2、學習圖片二
(老師示范老虎要吃貓的動作)提問:“老虎現在要做什么呢?”(兒歌:老虎翻臉要吃貓,老貓一躥上樹梢。)
我來扮演老虎,一個朋友來扮演老貓,誰也會像我一樣跟著的快板節奏念念看,(個別幼兒跟節奏念一次,再集體跟著念一次。)
兒歌:老虎跪下來求饒,師傅師傅下來吧,再教老虎上樹梢。
3、學習第三幅圖片。
(2)師:“幸好這一招老貓沒教老虎,要不然老貓早就成了老虎的美餐了。現在,你們誰來試著把老貓說的話說說看?
(個別嘗試)“貓樹上搖搖頭,眼淚汪汪往下掉:‘我想下來再教你,怕只怕,你再翻臉我哪里逃,哪里逃!’”
師:你覺得這幾句有什么地方比較難的?我們一起再試試。(解決重難點)
(幼兒再次嘗試跟準節奏念怕只怕,你再翻臉我哪里逃,哪里逃!)
小結:當兒歌里哪一句字數不一樣的時候,兒歌的節奏也會有所變化,我們可以把有的詞連一起說的快一點。
(出示圖加文再一起復習一次)
三、跟著快板節奏合作念兒歌
1、師:分為三組,比比哪一組能跟著快板節奏念兒歌。
(分組表演,遞進式提升不同的點)
小結:想要一起把兒歌念好,首先要記住兒歌里的故事,念的時候要不快也不慢,跟著我打的快板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