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黃土高原為例
二 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電腦顯示)黃土高原景觀圖,要求學生觀察后說明黃土高原的地面覆蓋物和植被覆蓋情況。
(學生表述)略
(承轉)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使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相當脆弱。
(電腦顯示)“黃土高原的過渡性”
黃土高原范圍,(教師講述)高原以東是我國東部的沿海地區的內陸地區。以西是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
(結論)黃土高原處于從沿海向內陸的過渡地帶。
(點擊顯示)我國最西一列山脈:大興安嶺一太行山脈一巫山一雪峰山,學生判讀出兩側主要地貌:東側主要為平原、丘陵,西側主要為高原山地(點擊顯示主要地形字幕)。
(結論)黃土高原處于從平原向山地高原過渡地帶。
(點擊顯示)我國400mm年等降水量線,學生判斷出兩側所屬干濕地區類型(根據學生回答,點擊顯示干濕地區類型字幕)。
(結論)黃土高原處于從濕潤區向干旱區的過渡地帶。
引導學生判斷400mm年等降水量線兩側的自然植被,分別是森林、草原和荒漠(點擊顯示自然植被類型字幕)。
(結論)黃土高原處于從森林向草原的過渡地帶。
(提問)基于以上自然因素以及其他人文條件的差異,樣的差異?分別是森林、草原和荒漠(點擊顯示此線兩側地區農業生產類型呈現怎 (學生回答)東南部為我國主要種植業區,西北部為我國主要牧區(點擊顯示字幕)。
(結論)黃土高原處于從農業向牧業過渡的地帶。
(教師歸納)黃土高原處在這樣一個非常特殊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過渡性位置,各種自然要素相互交錯,自然環境條件不穩定,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較低,從而使自然災害發生比較頻繁和嚴重。
學生閱讀課本“黃土高原自然災害舉例”,并簡要說明黃土高原多發哪些自然災害?
(學生回答)略
(教師講述并顯示板書)黃土高原多發自然災害,除這些自然因素影響外,更有人為的原因,如因人口增長過快而過度放牧和樵采、陡坡開荒、墾殖草地等,從而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頻度。脆弱的生態環境主要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
2.人為原因(引導學生看書總結)影響因素特點影響
自
然
因
素
降水
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沖刷力強
水
土
流
失地形地形過渡帶,坡度大,坡面物質不穩定植被植被覆蓋率低,對地面保護性差土壤粉沙粒組成,土質疏松,垂直節理發育
人
為
因
素營造宮殿、過度樵采、毀林開荒植被破壞(水蝕、風蝕)加速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輪荒)破壞林草植被,破壞林草物種開礦開挖露天煤礦破壞植被,形成新物源河道灘地開礦泥沙入河
(承轉)為解決不斷增加的人口的吃飯問題,在很少或沒有其他經濟收來源的情況下,由于宜耕地區早已被開墾為農田,于是只能在生態系統很脆弱的地區如林地、草地、陡坡地墾殖,以期望增加糧食,從而引起生態、經濟的惡性循環。(電腦顯示)圖3.3《人口增長和開墾荒地引起的惡性循環示意圖》,
(思考討論):(1)填出圖中字母所表示的內容。(a:人均耕地減少 b:植被破壞 c:農業單產不穩不高 d:毀林開荒 e:需要更多勞力)(2)人口增長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什么?(3)框圖中如何體現出惡性循環的?(4)為什么說人口過度增長是黃土高原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學生分組討論,并作回答)略。(課堂討論)有人說,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治理有賴于植被,而植被恢復的必要條件則是人口數量與土地承載力的協調。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舉一兩個實例說明你的理由。(形式):學生按前后4個分成一組進行討論,然后選派代表陳述觀點。在陳述小組觀點后,持相同觀點的其他小組可以作旁證說明,相異觀點的小組可以補充說明。教師主持討論,適時點撥引導。(點撥參考):同意這種觀點。黃土高原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地區,因為生態環境脆弱,人口承載力低,但現在實際人口已嚴重超過聯合國計算的本區人口承載力。過多的人口,使得人們被迫開墾種植坡度在30℃以上的陡坡地,開墾指數達到了極限,用于水土保持的土地根本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植被恢復必須控制人口數量,使人口數量與土地承載力相協調,否則即使人工栽樹種草,也會徒勞無功,淪人惡性循環的境地。(小結)人為因素在現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反過來講,只要人類能控制和改善自己的不合理行為,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的。(承轉)那么,人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治理水土流失呢?(板書)三、水土流失的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人民,在長期治理水土流失的實踐中,積累了許多治理水土流失的寶貴經驗,因地制宜地創造了許多水土保持的措施。(指導閱讀)閱讀本欄課文,并簡要敘述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并板書)(小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必須與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進行合理調整相結合,壓縮耕作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對>25°的坡耕地實行退耕還林、還草、并建設高產良田和優質草場,來彌補由此帶來的糧畜減產。同時開礦不忘復墾,做到治理與開發相結合。(承轉)下面我們來了解黃土高原人民所創造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法——小流域的綜合治理。(指導閱讀)學生自主閱讀有關課文,思考:(1)什么是小流域?(2)治理小流域對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何指導意義?(3)小流域綜合治理的重點是什么?(4)小流域綜合治理需結合采取哪些措施?它們之間有何聯系?(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