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黃土高原為例
1、小流域的含義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意義
(1)含義:小流域是指相當于坳溝或河溝的溝道流域,可以看作為一個完整的地域單元。
(2)意義:對小流域進行自然條件改造和自然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不僅便于合理安排小流域內的農、林、牧業生產用地和統一管理,而且可以利用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經驗,進行大、中流域或以縣為單位的大面積治理,推動整個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脫貧致富。
2、小流域綜合治理的主要方法
措施
功能
工程措施
打壩建庫
儲水攔沙,改善生產條件,
合理利用水土
平整土地
修建基本農田
抽、引水灌溉
生物措施
植樹種草
蓄水保土,發展多種經營
農業技術措施
深耕改土
蓄水保土,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熱
科學施肥
選育良種
地膜覆蓋
輪作套種
3、六道溝小流域的綜合治理
實行了“保源、護坡、固溝”的治理方針(小結)教師自敘:六道溝人民在“保塬、護坡、固溝”實施過程中都注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農業技術措施并用,特別是護坡措施中的“緩坡修筑水平梯田,發展林果基地”既有工程措施,又有生物措施。綜合治理收到良好效果,通過平面圖我們可以看到,現在這里廣闊的塬面條田縱橫,坡地上梯田環繞,溝底有壩地,溝頭有防護,溝道有溝邊埂,起到固溝作用。同時在治理過程中開發林糧、果糧生態農業體系,開辟了新的林地、果園,致力于開發相結合,與治窮致富相結合,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課堂小結)黃土高原的氣候、地形、土壤等特點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基礎,人為破壞作用對水土流失起了加速作用,而且事實證明人為因素在現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當大的。了解這些內容的意義在于一方面使學生震驚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如此嚴重,另一方面又增強了恢復植被,控制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信心。因為人類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為,通過改善社會經濟結構,制定相關的農業、人口、水土保持政策,采取各種相應措施,水土流失問題是能夠治理的。六道溝通過實行“保塬、護坡、固溝”的小流域治理方針,并初見成效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最后讓學生歸納說明):
1.據圖簡要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位置的特殊性。 2.簡述水土流失的成因。
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治理水土流失(56頁活動作為最后的課堂練習)課堂組織學生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點撥)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治理也要綜合進行,而且要堅持治理和開發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