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
第一節 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一)
一、 學習目標
1.使學生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結構模型及其性質的一般特點。
2.使學生理解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3.使學生了解分子間作用力對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4.常識性介紹氫鍵及其物質物理性質的影響。
二、重點難點
重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晶體類型與性質的關系
難點: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結構模型;氫鍵
三、學習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提問]
1.寫出nacl 、co2 、h2o 的電子式
。
2.nacl晶體是由na+和cl—通過 形成的晶體。
[課題板書] 第一節 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分子晶體(有課件)
一、離子晶體
1、概念:離子間通過離子鍵形成的晶體
2、空間結構
以nacl 、cscl為例來,以媒體為手段,攻克離子晶體空間結構這一難點
[針對性練習]
[例1]如圖為nacl晶體結構圖,圖中直線交點處為nacl晶體中na+與cl-所處的位置(不考慮體積的大小)。
(1)請將其代表na+的用筆涂黑圓點,以完成 nacl晶體結構示意圖。并確定晶體的晶胞,分析其構成。
(2)從晶胞中分na+周圍與它最近時且距離相等的 na+共有多少個?
[解析]下圖中心圓甲涂黑為na+,與之相隔均要涂黑
(1)分析圖為8個小立方體構成,為晶體的晶胞,
(2)計算在該晶胞中含有na+的數目。在晶胞中心有1個na+外,在棱上共有4個na+,一個晶胞有6個面,與這6個面相接的其他晶胞還有6個面,共12個面。又因棱上每個na+又為周圍4個晶胞所共有,所以該晶胞獨占的是12×1/4=3個.該晶胞共有的na+為4個。
晶胞中含有的cl-數:cl-位于頂點及面心處,每.個平面上有4個頂點與1個面心,而每個頂點上的氯離于又為8個晶胞(本層4個,上層4個)所共有。該晶胞獨占8×1/8=1個。一個晶胞有6個面,每面有一個面心氯離子,又為兩個晶胞共有,所以該晶胞中獨占的cl-數為6×1/2=3。
不難推出,n(na+):n(cl-)=4:4:1:1;瘜W式為nacl.
(3)以中心na+為依據,畫上或找出三個平面(主個平面互相垂直)。在每個平面上的na+都與中心 na+最近且為等距離。
每個平面上又都有4個na+,所以與na+最近相鄰且等距的na+為3×4=12個。
[答案]
(1)含8個小立方體的nacl晶體示意圖為一個晶胞
(2)在晶胞中na+與cl-個數比為1:1.
(3)12個
3、離子晶體結構對其性質的影響
(1)離子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取決于離子鍵的強弱,而離子晶體的穩定性又取決于什么?在離子晶體中,構成晶體的粒子和構成離子鍵的粒子是相同的,即都是陰、陽離子。離子晶體發生三態變化,破壞的是離子鍵。也就是離子鍵強弱即決定了晶體熔、沸點的高低,又決定了晶體穩定性的強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