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鍵·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掌握化學鍵、離子鍵的概念;掌握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和形成條件,并能熟練地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能力培養:通過對離子鍵形成過程的教學,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和綜合概括能力。
科學思想:培養學生用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問題。
科學品質: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
科學方法:由個別到一般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重點、難點 離子鍵和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氯化鈉固體和水的樣品。
【設問】1.食鹽是由哪幾個元素組成的?水是由哪幾種元素組成的?
2.氯原子和鈉原子為什么能自動結合成氯化鈉?氫原子和氧原子為什么能自動結合成水分子?
思考、回答:
食鹽是由鈉和氯兩種元素組成,水是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猜想。
宏觀展示,引入微觀思考。
從原子結構入手,激發學生求知欲。
【引言】人在地球上生活而不能自動脫離地球,是因為地球對人有吸引力。同樣的原子之間能自動結合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互作用。
這種強烈的相互作用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化學鍵,由于有化學鍵使得一百多種元素構成了世間的萬事萬物。
領悟。
從宏觀到微觀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板書】一、什么是化學鍵
【講解】我們知道氫分子是由氫原子構成的,要想使氫分子分解成氫原子需要加熱到溫度高達℃,它的分解率仍不到1%,這就說明在氫分子里氫原子與氫原子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互作用,
領悟。
為引出化學鍵的概念做鋪墊。
續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如果要破壞這種作用就需消耗436kjmol的能量。這種強烈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分子內相鄰的兩個原子間,也存在于多個原子間。
【板書】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學鍵。
【引言】根據構成強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不同,我們把化學鍵分為離子鍵、共價鍵等類型,現在我們先學習離子鍵。
分析概念的內涵及關鍵詞:“相鄰的”、“強烈的”。領悟
培養學生準確嚴謹的科學態度。
【板書】二、離子鍵
【軟件演示】
【提問】請同學從電子得失角度分析鈉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的過程。
分析、敘述當鈉原子與氯原子相遇時,鈉原子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成為鈉離子,帶正電,氯原子得到了鈉失去的電子,成為帶負電的氯離子,陰、陽離子的異性電荷相吸結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鈉。
由舊知識引入新知識。從原子結構入手進行分析離子鍵的形成過程及本質,同時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
【組織討論】1.在食鹽晶體中na+與cl-間存在有哪些力?
2.陰、陽離子結合在一起,彼此電荷是否會中和呢?
【評價】對討論結果給予正確的評價,并重復正確結論。
思考、討論發表見解。
1.陰、陽離子之間除了有靜電引力作用外,還有電子與電子、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
2.當兩種離子接近到某一定距離時,吸引與排斥達到了平衡。于是陰、陽離子之間就形成了穩定的化學鍵。所以所謂陰、陽離子電荷相互中和的現象是不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