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內容
3、軍事改革:改造舊軍隊,建立新式軍隊。
(1)措施:
①廢除雇傭制,實行征兵制;
②按照法國模式組織訓練軍隊;
③建立軍事學校,從法國等西歐國家請來教官,為埃及培養新型軍官;
④采用先進的武器裝備軍隊。
(2)影響:使埃及逐漸成為地中海東部海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走上了對外窮兵黷武的擴張道路。
該目內容可用表格進行歸納,便于學生掌握:
政治 1、殲滅了殘余的馬木路克
2、削弱了宗教長老階層的勢力 鞏固了國家政權為改革奠定了基礎
3、確立高度的中央集權(設立中央機構國務會議和咨議會,建立省縣鄉村各級行政機構) 結束了埃及長期的分裂和割據局面,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實質維護其封建專制集權
文化 1、創辦學校,外聘專家
2、選派留學生
3、出版翻譯學術著作和普通讀物
4、創辦了阿拉伯文的報紙 推動了埃及文化事業的發展,為自己培養了各類人才,傳播了西方科技文化
軍事 1、實行征兵制
2、加強訓練軍隊
3、建軍校培養軍官
4、裝備先進武器 使得埃及的軍事實力空前提高,為對外擴張奠定了基礎
【合作探究】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內容與中國的洋務運動內容進行比較
教學構思:首先要明確改革性質的一致性。其次,兩者創辦近代企業、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和創建軍隊等內容的不謀而合,究其原因是因為地處亞非的中國和埃及同樣面臨著共同的使命,即富國強兵,都希望通過改革“師夷長技以自強”。如具體到,為什么兩國都會重點發展軍事工業,后又發展民用企業呢?顯然重點發展軍事工業是基于兩國都面臨歐美國家侵略的威脅和國內各種矛盾的激化背景,必須首先壯大軍事力量,才能鞏固統治。而在軍事工業發展過程中又遇到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發展民用工業才會有出路。第三,還應看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統治者推行,而中國的洋務運動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實力派的推動,這就決定了中國的洋務運動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徹底。
比較實例: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與洋務運動比較
相同點 不同點
背景 兩國都面臨歐美國家侵略的威脅和國內各種矛盾的激化 埃及處于長期動亂、分裂、割據的局面
目的 直接目的:富國強兵
根本目的: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還為了對外擴張
推動者 埃及由最高統治者穆罕默德•阿里進行;
洋務運動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實力派的推動
內容 創辦近代企業、興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和創建軍隊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更全面,涉及到政治,農業,土地和賦稅各個方面
結果及原因 失敗,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政權的封建性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還有列強的插手和干涉政治上結束了埃及長期動亂、分裂、割據的局面,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經濟、軍事實力的增強,壯大了國力,使之成為維護獨立主權的堅強后盾。
性質 有利于近代化的封建改革
意義 經濟上推進了近代化進程,經濟、軍事實力得到增強,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傳播,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成效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