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 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
(3)加大對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力度。國家出資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設,并在西部180多個縣,建立職業教育中心;進一步實施東西部對口支援,增加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經費,大力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
教學建議:
1)對義務教育、教育改革、“211工程”等重要概念進行講解。“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在全國重點辦好100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大學。
2)建議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可以請學生閱讀教材的圖片和資料回放的內容,加以分析理解。
3)最后提問:現代中國教育是如何發展的?現代中國教育發展有何重要意義?即回應了開始的“探究主要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又做出了全課總結。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現代教育發展這一概念,建議首先采用談話法,了解學生對現代教育發展的含義理解的程度,宏觀敘述教育發展狀況,然后進入本課學習。引導學生對本課教科書進行課前通讀,從總體上宏觀概括本課內容包括的三大內容:開基創業、探索發展、迎接挑戰。培養學生閱讀、概括、記憶等一系列能力。
關于“開基創業”一目的教學。首先讓學生概括:新中國教育是在什么背景下拉開序幕的?人民政府是怎樣讓教育事業回到人民手中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在什么背景下何時召開?有何重要決議?新中國的人民教育是如何建立的?為發展教育,黨和政府制定了哪些教育方針?取得怎樣的成果?可以利用【學思之窗】【資料回放】幫助學生閱讀、分析、理解教材內容。
關于“探索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一目的教學。這一目內容有關的歷史資料較多,可以事先讓學生搜羅充分的信息資料,結合教材內容,利用比較表格和【歷史縱橫】【資料回放】,設計問題分組討論、爭辯、闡述,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問題:(1)文革期間教育受到極大破壞,你有沒有資料可以拿出來講一講(比如,看過的歷史材料,自己家的老一輩講過的或是他們親身經歷過的)?(2)鄧小平復出后是如何自告奮勇抓教育的?你如何理解“教育的春天”?中外歷史上你還學過哪些歷史事件的“春天”?(3)改革開放后確立了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思想,據此出臺了哪些大政方針?在這些方針引導下在哪些領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取得如何成就?(4)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你能舉出一些嗎?這些成就為我國教育事業邁向21世紀積累了寶貴經驗。你能否分析總結有哪些經驗或啟發?
關于“迎接挑戰”一目的教學。提出問題:當前國力競爭日益激烈,面對如何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這一嚴峻問題,黨和政府的具體做法是什么?如果你是國家教育領導人,你有何更合理的建議和計策?學生可以就以上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各抒己見,各顯神通。可以通過教材的圖片、表格等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取得的重大成就。
最后小結:可以用文字總結:過去50年,是共和國教育事業在艱難曲折中發展的50年。50年來,在以毛澤東、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集體的英明領導下,全黨、全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艱苦奮斗所贏得的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空前發展的輝煌成就將永載史冊。迎著新世紀的曙光,我們豪情滿懷。中華民族的未來是輝煌燦爛的,中國教育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我們要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