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教案(集體備課)
時間10月14日地點南校學科歷史主備人成員歷史組缺席課題《輝煌燦爛的文學》《充滿魅力的書畫和戲曲藝術》備課過程及主要內容重點解析1.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主流形式及其特點【解析】中國古代文學表達的主流形式經過以下的變遷: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詩經》質樸典雅,具有現實主義風格,以民歌為基礎的“楚辭”,句式靈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詩經》和“楚辭”正好代表了北南兩種詩歌不同的風格。漢賦華麗而夸張,表現出大一統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唐詩風格多樣,千古傳誦,以五言和七言詩為主,把詩歌推向頂峰。宋詞是詩歌的另一種形式,句式靈活,極具歌唱性。元曲是民間興起的新的詩歌形式,題材廣泛,可雅可俗,抒情敘事兼長。明清小說將廣闊的社會生活納入了文學的視野,藝術而又真實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歷史,將古典小說創作推向繁盛階段,并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總體來說,呈現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賞和發展趨勢的逐漸平民化等特征。2.宋詞及其沿革【解析】詞是由民間流行的長短句歌詞發展而來的一種新詩體。唐代,民間就已流行這種能夠合樂歌唱、句子長短不一的詩體,號為“曲子詞”。唐代李白、白居易等人就有詞作問世。詞發展至宋代而走向輝煌。宋詞既是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志,也是一種嶄新的文學體裁,流傳至今的仍有兩萬多首。南宋的詞,由于社會變遷、國運式微的影響,增添了許多慷慨悲壯、低迷感傷的情緒,但卻如實反映了時代的特征。就在宋代,民間興起了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即散曲,到元代進入繁榮階段,詞的創作高潮便過去了。1、知識與能力:(1)識記:漢字的起源及發展脈絡,書法藝術的發展階段及其特點;中國畫的發展脈絡及基本特征;京劇的發展歷程、京劇藝術特點以及藝術家代表;(2)理解:書畫同源和京劇形成發展的原因;(3)通過了解漢字書畫的發展歷程特點,初步學習欣賞書畫藝術。(4)通過對京劇藝術的了解,學會欣賞京劇。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碑帖、歷史比較、欣賞圖片、欣賞戲劇等方法,了解中國書畫和戲劇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提高藝術鑒賞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魅力,體會國粹京劇的魅力;(2)漢字書畫及京劇都是祖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我們要珍惜和弘揚古代優秀文化。★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漢字的起源和演變過程;中國書畫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難點:理解中國書畫和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征。(書畫同源)下一次主備人主備內容11課 12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