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請思考:比較材料一、二,你認為馬丁•路德的思想同教會的說教有什么沖突?
12.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當錢投入錢柜叮當響時,增加的只是貪婪愛財的欲望,而不是靈魂升天。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禮,只有靠終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選集》
材料二 “教皇須讓我國不再受他們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須交還我們的自由、權利、財產……教皇須讓皇權成為名副其實的皇權。”
——《路德選集》
材料三 教皇在德國的特使報告說:“十分之九的德國人高喊: ‘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數高喊:‘羅馬教廷該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偉大農民戰爭時期的德國》
請回答:
(1)材料一的論述針對的是當時的什么事件?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問題?
(3)材料三說明了什么問題?
高考猜想
13. (xx年•廣東文科卷)下列有關16世紀宗教改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宗教改革運動與文藝復興運動沒有關聯
b.宗教改革運動受到所有世俗貴族的鎮壓
c.宗教改革家與啟蒙思想家都抨擊宗教愚昧
d.宗教改革家認為教徒自己可以通過信仰得救
14. (•山東)下圖為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版《圣經》封面。
請回答:
(1)結合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觀點,分析他翻譯《圣經》的意圖是什么?
(2)馬丁•路德此舉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參考答案
基礎鞏固
1.c 解析:德國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羅馬天主教廷對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奪。
2.b 解析:歷史是研究時間的科學。該題考查對知識的再認和再現能力,考生應知“九十五條論綱”發表于1517年。
3.a 解析:該題考查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注意題干關鍵詞“直接原因”。馬丁•路德“九十五條論綱”是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贖罪券,引起各階層人民憤怒的條件下發表的。
4.a 解析:題干要求的是導火線,應是a項“教皇出售贖罪券
5.b 解析:a項不符合史實,作為一場反天主教會的運動,是由于矛盾的尖銳引起的,之說以最先從德意志開始是因為這種矛盾特別尖銳,而c項是矛盾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