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五 現代中國的文化與科技
專題五 現代中國的文化與科技
三 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就【內容標準】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學習目標【知識與能力】1、了解新中國科研起步的有關史實,認識黨和政府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主要依靠本國力量振興科技事業,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背景及其產生的重要作用,認識在黨的領導下科技振興的歷程。3、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新時期以來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進步在社會發展和進步過程中的重大作用。【過程與方法】事先布置學生搜集與本節有關的素材,包括圖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資料,設計展板。引導學生在羅列和認識新中國科技成就的基礎上,就如何進一步振興中國科技事業等問題展開討論,對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多種想法,及時給予評價。【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目重點、難點】重點:新中國科技成就。要引導學生了解新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標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強綜合國力中的意義。難點: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要引導學生通過對現代中國科技進步的史實的了解,加深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重要命題的理解。知識梳理一、起起步 :1.歷史背景:科技基礎薄弱;社會環境動蕩。2.政府措施:(1)建立發展方針: 。(2)成立科研機構: ; 。(3)壯大科研隊伍: (列舉五人)和 。(4)編制遠景規劃:56年編制《 》,重點發展 。3.重大成就:(1)國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實驗性 建成。②1964年第一顆 爆炸成功。③1967年第一顆 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顆 進入預定軌道。(2)醫 學:196年5首次 。(3)農 業:1973年 培育出被譽為“ ”的 水稻。4.地位:集中代表中國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二、發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使科技受挫,鄧小平提出“ 、 ”的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