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師拿破侖》
影響:捍衛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和共和國統治;打擊歐洲封建勢力
4、1798年,遠征埃及;
原因:切斷英國與殖民地印的交通線
5、1799年,發動“霧月政變”;
原因:督政府統治軟弱無能,資產階級需要強權
拿破侖軍事威望高
過程:拿破侖潛回巴黎,發動政變,推翻督政府,建立執政府,為終身執政
實質:資產階級軍事獨裁
6、連克強敵;
①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奧、英)1799
② 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奧)1805
18xx年,發動奧斯特里茨戰役,“三皇會戰”,拿破侖軍事才能發揮到極致
③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奧)1806
重創普,攻占柏林,迫使普割地賠款
④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奧)1810
割地賠款,公主嫁給拿破侖
——拿破侖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幾乎整個歐洲,登上歐洲大陸霸主寶座。
評價拿破侖前期戰爭:
1)作戰目的:捍衛法國革命成果和國家主權
2)作戰性質:正義戰爭
3)作戰意義:在歐洲大陸上傳播了資產階級革命思想,
動搖歐洲封建統治秩序
(三)后期作戰:(1810—1815)
7、18xx年,60萬大軍進攻俄國;
原因:為了打敗俄國,擴大歐洲大陸霸權
結果:被迫撤退。歸國時軍隊消耗殆盡,蘊藏覆滅的危機
敗因:戰略謀略上的失誤(根本);后方供應不足;氣候寒冷
影響:戰爭失敗,拿破侖軍事力量受到重創,帝國由盛而衰,是帝國崩潰的起點。
8、18xx年,萊比錫大會戰(即與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會戰);
原因:英俄挫敗法霸權
其他歐洲國家擺脫帝國統治,是“民族之戰”
過程:萊比錫大會戰,法軍慘敗
影響:拿破侖軍事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帝國開始瓦解(1804—1814)
波旁封建王朝復辟(說明:歐洲封建勢力依然強于資本主義勢力)
9、18xx年,滑鐵盧戰役(即與英、俄、普、奧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戰
原因:18xx年,拿破侖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登皇位
過程:滑鐵盧戰役,法軍慘敗
評價拿破侖后期作戰:
1)作戰目的:擴大統治范圍,發展霸權利益
2)作戰性質:非正義的侵略戰爭
3)作戰結果:被反法同盟與歐洲民族之戰擊敗
(對外侵略戰爭,帶去災難,招致反抗,致使帝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