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師拿破侖》
過程:18xx年——“大陸封鎖令”
內容:絕對禁止歐洲大陸與英國人通商(比較“閉關鎖國政策”異同)
影響:既打敗英國,也葬送法國(埋下失敗的隱患)
3、影響:帝國的建立,是拿破侖以軍事起家,又以軍事來鞏固統治的必然產物,也是革命曲折的反映。它雖然違背了人民要求的大革命時代建立起來的共和政體,但暫時符合社會上層,尤其是大資產階級要求穩定和保護既得利益的愿望,捍衛和鞏固大革命的成果,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 末日雄獅:
1、 18xx年,大陸封鎖——埋下失敗隱患;
2、 18xx年,東侵俄國——帝國由盛而衰,是帝國崩潰的起點;
3、 18xx年,萊比錫大會戰——帝國開始瓦解;
4、 18xx年,反法同盟軍開進巴黎,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
5、 18xx年,“百日政權”
建立原因:波旁王朝復辟后進行各種報復激起人民的極大憤恨
建立經過:18xx年,拿破侖逃離厄爾巴島。3月20日重返巴黎,推翻波旁王朝,再次登上皇位。
百日而亡——滑鐵盧戰役失敗。6月22日,拿破侖結束“百日”政權,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島。
敗亡原因:(內因——靠軍事征戰建立起來的國家缺乏強大的經濟支撐;封建反動勢力依然強大;因戰爭而實施的封鎖政策,損害了資產階級利益;戰爭使帝國財政經濟陷入困境
(外因——被占區人民積極反抗;反法同盟的打擊
直接原因——后期戰爭實力下降,不敵反法同盟(雙方實力相差懸殊)
6、1821年,拿破侖在胃痛中結束一生。
五、 評價拿破侖:
1、 功:對內:采取措施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
對外:前期作戰
——打擊封建復辟勢力,捍衛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歐洲大陸廣泛傳播,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促進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
2、 過:對內:專制獨裁,取消民主,鎮壓人民
對外:后期侵略戰爭,爭奪霸權
——導致其政權最終失敗(資產階級的局限性)
3、總體:法國資產階級階段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
概括:拿破侖體現了時代的特征,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人物,為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為法國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對外戰爭沖擊了封建制度,除了掠奪和屠殺外,以血與火的形式將法國大革命的成果推向歐洲,傳播了革命原理,宣傳了自由、平等思想,革除了封建弊端,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客觀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但他用自己的雙手為復辟鋪平了道路;不斷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災難,體現封建君主的傾向,但不失為法國資產階級階段杰出的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