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5.3《世界經濟的發展》復習教案
一、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1)世界經濟發展趨勢:20世紀90年代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為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2)經濟全球化的原因:
①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③國際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化發展的催化劑。
④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
①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因此全球化帶來的利益和風險是不均衡的。
②經濟全球化作為一把雙刃劍,雖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趕超發達國家的機遇。但使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于更為不利的地位,他們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正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
(4)貿易自由化體系的建立: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正式運轉.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經濟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建立起來。
②這一體制的確立大大促進了國際經濟的發展。
(5)區域經濟集團化的發展:90年代,形成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這三大區域經濟集團的基礎上,世界經濟多極化格局也形成了。
(6)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關系:二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①在發展中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共同形成對世界經濟、政治及國際關系的影響。
②經濟全球化發展不平衡,從而產生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
③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對經濟全球化有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二、知識經濟的興起和可持續發展
(1)知識經濟的興起及影響:
①冷戰結束后,經濟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加速了經濟知識化的步伐,90年代中期以來,知識經濟開始在美國首先形成。
②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同時也促進了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2)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影響:
①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把環境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結合起來,樹立了環境與發展相互協調的觀點,找到了在發展中解決環境問題的正確道路——“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可持續發展由理論和概念變為行動。
②影響:a.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問題嚴重,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其面臨的迫切和艱巨的任務;b.世界各國都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宏觀經濟發展戰略的一種重要選擇,這是人類發展觀的重大轉折,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中國與世界多極化
(1)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政治大國。
(2)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國除了加入亞太經合組織等區域合作組織外,還積極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努力(xx年已加入)。
(3)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必將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