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初中政治教案 > 九年級政治教案 >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精選3篇)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發布時間:2023-09-27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精選3篇)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篇1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奴隸、封建兩傘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以后,不可避免地進入t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本節教材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具有歷史的進步性,它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創造出過去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仍然是一個存在著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資本家是靠剝削王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而發財致富的。雖然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出現了數次大的飛躍,但是,由于其基本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最終一定要被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節設三個框題。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教材分析]

  講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的進步性及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講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后的進步作用。 首先,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宣告了新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誕生,使人類進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其次,資本主義國家運用其政權力量,無論從政治上或經濟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帶來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第二層次:"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簡要地介紹了資本主義歷史上先后爆發的三次科學技術的革命,從而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狂飄式的發展。

  首先,講第一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被稱為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2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的對資體主義性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不僅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為的第一次飛躍,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還使歐洲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其次,講第二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最后幾十年,是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的。由于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為主要能源j從此,xi類由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同時,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帶動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并導致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使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最后,講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20世鈕40年代,;是以電子計算機、原予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產勞動從7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i并使發達資本j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持續20多年的發展時期,成為戰后資本主義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它表明,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習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具有歷史的進步性,了解資本主義社會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時間、標志及對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式學習或小組合作式學習,幫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運用圖片及所給資料分析歷史現象,解釋歷史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大量的史實資料,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發展,進而幫助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判斷社會進步與否的標準,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從小學科學、愛科學,做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課程標準]

  1、教學內容

  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意義;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特點。

  2、基本要求

  識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

  理解:概述歷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影響。

  [教學重點]

  1、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難點]

  1、三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影響。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圖示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封建社會后期,封建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通過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達到共識,即:商品經濟的發展,猛烈沖擊著搖搖欲墜的封建殿堂,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內容的學習。

  講解新課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板書)

  一、歷史發展的新階段(板書)

  1、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板書)

  提問:封建社會后期,早期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在經濟上較為富有,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如何?政權始終在誰的手中?(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在封建社會內部萌芽并迅速發展起來。可是在封建政權的統治下,資本主義經濟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是相當困難的。封建政權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推翻封建政權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

  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為資本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新興資產階級通過不斷斗爭的方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從此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資產階級革命(板書)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標志著歐洲從舊的封建時代開始進入新的資本主義時代。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把整個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推到了一個新階段。

  2)通過反封建斗爭所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家,運用其國家政權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p20  措施)

  ①在政治上,取消了封建專制制度,廢除了封建貴族的許多特權,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規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權利。②在經濟上,取消了國內關卡,實行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允許工商業自由活動,并沒收國王及封建貴族的土地,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

  3)與封建制度相比,資本主義制度適應于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說明,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預習題:

  閱讀p20正文段及p20-21小字材料,思考:(1)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0 "想一想"  (3)p21"名言"。名言中的"不到一百年"是指哪段時期?本名言說明了什么?名言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這事件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板書)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 (板書)

  ①含義:第一次科技革命,統稱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②發生時間: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③標志: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

  瓦特改進蒸汽機

  ④工業革命的影響(意義):

  △對生產力的影響: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

  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

  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提問:請同學們列舉家里有哪些電器?(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在今天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電器,你知道電力出現在什么時候嗎?這要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

  預習題:

  閱讀p21-22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二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2"想一想" (3)p22兩段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第二次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19世紀最后幾十年,世界又出現于一個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新高潮,這次科技革命為第二次科技革命。

  ②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③影響:

  △對生產力的影響: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

  講述或看投影:美孚石油公司發跡史

  提問: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誰,他是怎樣發跡的?它的出現說明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洛克菲勒,他從一個普通的記帳員,與人合伙辦煉油廠,通過十幾年不斷地兼并、吞并中小企業,把美國石油生產的90%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成為美國有重大影響的壟斷組織。它的出現說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也叫帝國主義階段,這是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來的變化。

  預習題:

  閱讀p22-23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2)p23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3)三次科技革命共同說明了什么?它給我們什么啟示?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稱新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時  間 內  容 意  義

  1945-1955(第一個XX年) 原子能的利用 人類開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時代

  1955-1965(第二個XX年) 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 人類開始了擺脫地球引力向外層空間的進軍

  1965-1975(第三個XX年) 重組dna實驗的成功 人類進入了可以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新階段

  1975-1985(第四個XX年) 微處理機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 揭開了擴展人腦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第五個XX年) 軟件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 人類進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

  鞏固題:以下面的發明為例,談談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善?

  電子計算機—網上購物、查資料、聊天等;原子能—發電;氣象衛星—天氣預報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對生產力影響:新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它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也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興起及其影響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是指科技所起的第一位變革的作用,以及科技在整個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生產力=(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科技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在新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出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提問:它出現的時間和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現在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它的出現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來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計算機、原子能、航天技術為標志的。

  出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若干

  提問:這些重大成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帶來什么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使生產工具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使勞動對象發生了重大變革,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對象的范圍,勞動者的素質越來越高。這一切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鞏固總結]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時間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19世紀最后幾十年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對生產力的影響:(1)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2)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3)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1)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2)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3)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點:(1)都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2)都引起生產關系的相應變化;(3)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4)都表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篇2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奴隸、封建兩傘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以后,不可避免地進入T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本節教材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具有歷史的進步性,它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創造出過去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仍然是一個存在著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資本家是靠剝削王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而發財致富的。雖然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出現了數次大的飛躍,但是,由于其基本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最終一定要被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節設三個框題。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教材分析]

  講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的進步性及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講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后的進步作用。 首先,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宣告了新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誕生,使人類進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其次,資本主義國家運用其政權力量,無論從政治上或經濟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帶來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第二層次:"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簡要地介紹了資本主義歷史上先后爆發的三次科學技術的革命,從而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狂飄式的發展。

  首先,講第一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被稱為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2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的對資體主義性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不僅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為的第一次飛躍,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還使歐洲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其次,講第二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最后幾十年,是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的。由于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為主要能源J從此,xi類由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同時,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帶動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并導致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使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最后,講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20世鈕40年代,;是以電子計算機、原予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產勞動從7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i并使發達資本j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持續20多年的發展時期,成為戰后資本主義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它表明,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

  學習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具有歷史的進步性,了解資本主義社會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時間、標志及對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式學習或小組合作式學習,幫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運用圖片及所給資料分析歷史現象,解釋歷史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大量的史實資料,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發展,進而幫助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判斷社會進步與否的標準,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從小學科學、愛科學,做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課程標準]

  1、教學內容

  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意義;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特點。

  2、基本要求

  識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

  理解:概述歷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影響。

  [教學重點]

  1、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難點 ]

  1、三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影響。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圖示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復習提問:封建社會后期,封建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通過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達到共識,即:商品經濟的發展,猛烈沖擊著搖搖欲墜的封建殿堂,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內容的學習。

  講解新課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板書)

  一、歷史發展的新階段(板書)

  1、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板書)

  提問:封建社會后期,早期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在經濟上較為富有,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如何?政權始終在誰的手中?(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在封建社會內部萌芽并迅速發展起來。可是在封建政權的統治下,資本主義經濟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是相當困難的。封建政權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推翻封建政權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

  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為資本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新興資產階級通過不斷斗爭的方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從此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資產階級革命(板書)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標志著歐洲從舊的封建時代開始進入新的資本主義時代。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把整個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推到了一個新階段。

  2)通過反封建斗爭所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家,運用其國家政權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P20  措施)

  ①在政治上,取消了封建專制制度,廢除了封建貴族的許多特權,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規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權利。②在經濟上,取消了國內關卡,實行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允許工商業自由活動,并沒收國王及封建貴族的土地,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

  3)與封建制度相比,資本主義制度適應于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說明,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預習題:

  閱讀p20正文段及p20-21小字材料,思考:(1)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0 "想一想"  (3)p21"名言"。名言中的"不到一百年"是指哪段時期?本名言說明了什么?名言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這事件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板書)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 (板書)

  ①含義:第一次科技革命,統稱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②發生時間: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③標志: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

  瓦特改進蒸汽機

  ④工業革命的影響(意義):

  △對生產力的影響: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

  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

  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提問:請同學們列舉家里有哪些電器?(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在今天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電器,你知道電力出現在什么時候嗎?這要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

  預習題:

  閱讀p21-22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二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2"想一想" (3)p22兩段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第二次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19世紀最后幾十年,世界又出現于一個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新高潮,這次科技革命為第二次科技革命。

  ②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③影響:

  △對生產力的影響: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

  講述或看投影:美孚石油公司發跡史

  提問: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誰,他是怎樣發跡的?它的出現說明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洛克菲勒,他從一個普通的記帳員,與人合伙辦煉油廠,通過十幾年不斷地兼并、吞并中小企業,把美國石油生產的90%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成為美國有重大影響的壟斷組織。它的出現說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也叫帝國主義階段,這是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來的變化。

  預習題:

  閱讀p22-23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2)p23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3)三次科技革命共同說明了什么?它給我們什么啟示?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稱新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時  間 內  容 意  義

  1945-1955(第一個10年) 原子能的利用 人類開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時代

  1955-1965(第二個10年) 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 人類開始了擺脫地球引力向外層空間的進軍

  1965-1975(第三個10年) 重組DNA實驗的成功 人類進入了可以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新階段

  1975-1985(第四個10年) 微處理機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 揭開了擴展人腦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第五個10年) 軟件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 人類進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

  鞏固題:以下面的發明為例,談談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善?

  電子計算機—網上購物、查資料、聊天等;原子能—發電;氣象衛星—天氣預報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對生產力影響:新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它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也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興起及其影響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是指科技所起的第一位變革的作用,以及科技在整個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生產力=(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科技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在新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出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提問:它出現的時間和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現在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它的出現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來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計算機、原子能、航天技術為標志的。

  出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若干

  提問:這些重大成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帶來什么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使生產工具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使勞動對象發生了重大變革,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對象的范圍,勞動者的素質越來越高。這一切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鞏固總結]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時間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19世紀最后幾十年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對生產力的影響:(1)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2)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3)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1)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2)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3)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點:(1)都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2)都引起生產關系的相應變化;(3)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4)都表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篇3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人類社會在經歷了奴隸、封建兩傘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以后,不可避免地進入T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本節教材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具有歷史的進步性,它促進了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創造出過去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但是,資本主義社會仍然是一個存在著階級剝削和壓迫的社會,資本家是靠剝削王人階級創造的剩余價值而發財致富的。雖然資本主義社會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出現了數次大的飛躍,但是,由于其基本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最終一定要被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代替,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節設三個框題。

  第五框題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教材分析]

  講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的進步性及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包括兩個層次的內容:

  第一層次,講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后的進步作用。 首先,資產階級政權的建立,宣告了新的社會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誕生,使人類進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其次,資本主義國家運用其政權力量,無論從政治上或經濟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帶來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第二層次:"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簡要地介紹了資本主義歷史上先后爆發的三次科學技術的革命,從而使社會生產力得到狂飄式的發展。

  首先,講第一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被稱為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2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工業革命的對資體主義性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不僅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為的第一次飛躍,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還使歐洲主要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其次,講第二次科技革命。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19世紀最后幾十年,是以電力的廣泛運用為標志的。由于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為主要能源J從此,xi類由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同時,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帶動下,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也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并導致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使資本主義社會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最后,講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本次科技革命發生在20世鈕40年代,;是以電子計算機、原予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為主要標志的。新的科技革命,使生產勞動從7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i并使發達資本j主義國家進入了一個持續20多年的發展時期,成為戰后資本主義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它表明,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

  [教學目標 ]

  1、知識與技能:

  學習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具有歷史的進步性,了解資本主義社會三次科技革命發生的時間、標志及對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式學習或小組合作式學習,幫助學生學會歸納總結,運用圖片及所給資料分析歷史現象,解釋歷史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大量的史實資料,展示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發展,進而幫助學生理解馬克思主義關于判斷社會進步與否的標準,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從小學科學、愛科學,做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課程標準]

  1、教學內容

  資產階級革命的進步意義;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特點。

  2、基本要求

  識記: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社會發展的一大進步。

  理解:概述歷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影響。

  [教學重點]

  1、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是歷史的巨大進步。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難點 ]

  1、三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的影響。

  2、生產力狂飆式的發展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圖示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導入  新課

  復習提問:封建社會后期,封建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表現是什么?說明了什么?

  通過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達到共識,即:商品經濟的發展,猛烈沖擊著搖搖欲墜的封建殿堂,為新的資本主義社會的誕生創造了條件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內容的學習。

  講解新課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板書)

  一、歷史發展的新階段(板書)

  1、資本主義制度的建立(板書)

  提問:封建社會后期,早期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在經濟上較為富有,但是在政治上的地位如何?政權始終在誰的手中?(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在封建社會內部萌芽并迅速發展起來。可是在封建政權的統治下,資本主義經濟要想得到進一步發展是相當困難的。封建政權成為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在這種情況下,推翻封建政權已經成為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

  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為資本主義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新興資產階級通過不斷斗爭的方式,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統治,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權。從此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資產階級革命(板書)

  17世紀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標志著歐洲從舊的封建時代開始進入新的資本主義時代。18世紀末,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把整個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推到了一個新階段。

  2)通過反封建斗爭所建立起來的資產階級國家,運用其國家政權的力量,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掃清了道路。 (P20  措施)

  ①在政治上,取消了封建專制制度,廢除了封建貴族的許多特權,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規定了公民在法律上享有言論、出版、集會等自由權利。②在經濟上,取消了國內關卡,實行統一的度量衡和貨幣制度,允許工商業自由活動,并沒收國王及封建貴族的土地,把封建土地所有制轉變為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

  3)與封建制度相比,資本主義制度適應于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它說明,資本主義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具有歷史的進步性。

  預習題:

  閱讀p20正文段及p20-21小字材料,思考:(1)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0 "想一想"  (3)p21"名言"。名言中的"不到一百年"是指哪段時期?本名言說明了什么?名言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這事件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生產力的飛速發展(板書)

  1)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 (板書)

  ①含義:第一次科技革命,統稱工業革命或產業革命,是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在歐美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發生的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的重大變革。

  ②發生時間: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③標志: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

  瓦特改進蒸汽機

  ④工業革命的影響(意義):

  △對生產力的影響:工業革命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

  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

  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提問:請同學們列舉家里有哪些電器?(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在今天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電器,你知道電力出現在什么時候嗎?這要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

  預習題:

  閱讀p21-22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二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 (2)p22"想一想" (3)p22兩段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2)第二次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19世紀最后幾十年,世界又出現于一個科技進步和發展的新高潮,這次科技革命為第二次科技革命。

  ②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

  ③影響:

  △對生產力的影響: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

  講述或看投影:美孚石油公司發跡史

  提問: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誰,他是怎樣發跡的?它的出現說明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美孚石油公司的創始人是洛克菲勒,他從一個普通的記帳員,與人合伙辦煉油廠,通過十幾年不斷地兼并、吞并中小企業,把美國石油生產的90%都集中在自己手中,成為美國有重大影響的壟斷組織。它的出現說明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也叫帝國主義階段,這是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帶來的變化。

  預習題:

  閱讀p22-23正文段及小字材料,思考:(1)第三次科技革命又稱什么革命?它產生的時間、標志各是什么?它對當時社會的生產力、生產關系有什么影響?(2)p23小字材料反映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的什么事件?它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影響?(3)三次科技革命共同說明了什么?它給我們什么啟示?

  3)第三次科技革命(也稱新科技革命)(板書)

  ①時間: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標志: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時  間 內  容 意  義

  1945-1955(第一個10年) 原子能的利用 人類開始了利用核能的新時代

  1955-1965(第二個10年) 人造衛星的成功發射 人類開始了擺脫地球引力向外層空間的進軍

  1965-1975(第三個10年) 重組DNA實驗的成功 人類進入了可以控制遺傳和生命過程的新階段

  1975-1985(第四個10年) 微處理機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 揭開了擴展人腦能力的新篇章

  1985-1995(第五個10年) 軟件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 人類進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紀元

  鞏固題:以下面的發明為例,談談它們給我們生活帶來哪些改善?

  電子計算機—網上購物、查資料、聊天等;原子能—發電;氣象衛星—天氣預報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

  △對生產力影響:新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它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也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新的科技革命的興起及其影響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第一生產力”是指科技所起的第一位變革的作用,以及科技在整個經濟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  生產力=(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科技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在新科技革命推動下,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出示: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提問:它出現的時間和意義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現在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它的出現標志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來臨。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計算機、原子能、航天技術為標志的。

  出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若干

  提問:這些重大成果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帶來什么影響?(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師生總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生,使生產工具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使勞動對象發生了重大變革,極大地擴展了勞動對象的范圍,勞動者的素質越來越高。這一切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鞏固總結]

  第一次科技革命(工業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時間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 19世紀最后幾十年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

  標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子計算機、原子能和空間科學技術的發明和運用

  對生產力的影響:(1)使生產力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狂飆式的發展,帶來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創造出以往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巨大社會財富。(2)電力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開始取代蒸汽動力成為主要能源,人類從此由蒸汽時代跨進了電氣時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3)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歷史上的蒸汽革命和電力革命;使生產勞動從電氣化發展到自動化、智能化。生產工具的更新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極大地擴大,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表明科學技術已成為第一生產力。

  對生產關系的影響:(1)從根本上鞏固了資產階級政權,使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制度最終確立起來。 (2)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發生新的變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后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資本主義)。(3)資本主義對生產關系進行了局部的調整,以進一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點:(1)都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2)都引起生產關系的相應變化;(3)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4)都表明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第一課 第五框 歷史發展的新階段(精選3篇) 相關內容:
  •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精選3篇)

    (一)教學目的:1、基礎知識目標:愛琴文明;斯巴達和雅典;希臘奴隸制經濟的繁榮;伯利克里統治時期的雅典;希臘城邦的衰落;亞歷山大東侵和亞歷山大帝國2、思想教育目標:使學生認識:①古代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 尋找歷史(通用2篇)

    第 4 課 活動課 [知識與能力]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

  • 歷史中國境內的早期人類教案(通用4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有關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歷史基礎知識。2、過程與方法利用視頻、圖片、文字資料等各種歷史資料培養學生的歷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 高三歷史教案范文(通用10篇)

    【學習目標】(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遠古時期,農業就占據了主導經濟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和徭役,進而明白古代中國的農民承受的沉重負擔。了解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問題。...

  • 高三下冊歷史教學計劃(精選5篇)

    一、教學任務根據上學期第一輪復習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再進行兩輪復習,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實行每周一考,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 歷史的足跡(通用3篇)

    教 師 課 時 計 劃年級九年級科目政治周次第一周中心發言人執教人課時3教學內容“五千年文明”執教人意見教學目標知識技能知識目標: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了解博大的中華文化,懂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對世界文明發展做出...

  •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教學反思(精選3篇)

    1、教師應當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課標》理念指出:教材最大作用是為師生指明教學的方向。教師要根據課堂需要進行重新的開發和創造。這節課的教學中,并沒有采用教參上的導入方法,即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戰爭,走上資本主...

  • 高一下冊歷史教學反思(通用5篇)

    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新教材本課中古時期的歐洲時間跨度一千年,地域涉及中古的西歐和中古的東歐,內容審涉及中古歐洲整個封建社會的狀況。在內容整合、重難點的突出和突破,尤其是本節課教學主題的搭建上難度很大,實施主題式教學,要把控...

  • 歷史啟示錄(通用2篇)

    單元課標要求1.了解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感受個人發展與民族、國家命運之間的聯系,提高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精選2篇)

    回顧上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的感覺是匆匆忙忙,每天的腳步都是來去匆匆的,每天的身影都是忙忙碌碌的,雖匆匆,但無悔,雖忙碌,但實在。我省全面實施新課程,新課標,高中歷史教學能否實施新課程的理念、精神?如何評價?如何實施?作為歷...

  • 川教版歷史九下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的一、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一戰”后資本主義的相對穩定時期。1929年一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危機的爆發;危機的特點;危機的影響。羅斯福新政;羅斯福競選總統;新政的目的和特點;新政措施;新政效果。...

  • 最新7年級歷史下冊教案范文(通用13篇)

    【課程標準】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了解傳說和史實的區別。【教學目標】識記與理解:記住遠古傳說中的重要人物,記住漢族的前身和始祖。理解炎帝和黃帝與農業起源關系的傳說的實質,理解“禪讓”的含義和實質。...

  • 關于歷史教案《夏朝和商朝》范文(通用4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一)知識目標了解夏、商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二)能力目標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

  • 第19課 俄國、日本的歷史轉折(精選3篇)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要點:1861年改革的主要內容、性質和歷史意義。16世紀~19世紀俄國在歐亞兩洲擴張的概況。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經濟狀況;西方列強的入侵;倒幕運動;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

  • 第一單元 歷史與歷史“重現”(精選4篇)

    第1課 歷史是什么教案一、教學目標目標內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理解運用歷史的含義歷史最基本的含義歷史上的古代文明討論法世界各地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豐富想象反映了人類特有的智慧,也反映出科學探究的必要性探索科...

  • 九年級政治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av久久久久久网址 | 男人日女人的网站 |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 国产一级aaa毛片 | 91视频a | 偷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国产影视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99视频 | 小嫩嫩12欧美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成人欧美 | 亚洲人www| 麻豆成人网 | 99最新网址 | 在线一区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4388 | 欧洲vodafonewifi18大豆行情 | 日本性一区二区 |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 人妻少妇波多野结衣黑人 | 亚洲毛片免费 | 麻豆视频免费入口 | 日本一级片免费 |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精品a片一区二区无码l | 大胸美女白丝被到流水软件 | 国产艳妇AV在线观看 | 超碰手机在线 | 91婷婷射| 免费国产网站 | 人与禽的免费一级毛片 | 在线看成人片 |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 午夜大胆裸体A级人体片 | 6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嫩草影院www. | www97影院 | 好紧好湿好硬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