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 第二節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教案
專題四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通史概要:
本專題主要講述新中國成立以后的50多年來,中國政治建設的基本歷程和爭取祖國統一的基本方略和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奠定了中國政治建設的基石。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是政治建設從起步、發展、遭受重大挫折,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政治建設不斷發展和健全的過程。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新中國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發前,中國政治建設取得初步發展;二、在“文化大革命”中,中國政治建設被嚴重破壞,政治建設的歷程完全中斷;三、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政治改革和建設逐步進入制度化、程序化的發展軌道,確立起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目標。與政治建設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在完成統一大業的歷程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二節 政治建設的曲折歷程及其歷史性轉折
教案
課標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對民主的踐踏,說明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列舉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主要成就,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識記:中共八大內容;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奪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背景和內容;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修訂;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加強;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確立。
②理解:中共八大的意義;“文化大革命”期間民主法制破壞給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的嚴重危害,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發展的保證;十一屆三中全會在民主政治建設上的轉折意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從而認識實行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意義。
③運用:探究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民主法制建設的發展與對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搜集整理“文化大革命”時期有關踐踏民主和法制的史料,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挫折的表現;學會史料搜集整理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感悟“文化大革命”的危害,認識民主法制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通過感受當代中國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偉大成就,加深對黨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樹立自覺維護民主法制,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促進學生公民意識的養成與提高。
重點難點:
重點: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民主與法制方面主要成就。
難點:“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原因及其對民主政治的踐踏。
教學課時:1、5課時
教學建議:
(1)、建議有條件的學校可播放“文化大革命”中的相關資料片,特別可播放關于劉少奇冤案的資料,或根據本課的引言導入新課。
(2)、教師提出需要與學生共同探究的問題:①“文化大革命”時期民主法制遭到哪些嚴重破壞?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民主法制建設有哪些主要成就?針對各個問題逐一共同探究。
(3)、在講述八大背景及內容時,要充分利用資料卡片中“毛澤東在八大的開幕詞”,和《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問題的決議》,加深對八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