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雄師拿破侖》
(四)綜評拿破侖戰爭
拿破侖的對外戰爭具有多重性質。
一方面,它將大革命的成果不同程度地推廣到大軍所到之處,極大地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勢力; 同時,為了拿破侖個人以及他所代表的大資產階級集團利益而與歐洲強國進行戰爭,又具有爭霸性質; 而且,拿破侖對歐洲一些弱小國家和民族的戰爭,對民族反抗的鎮壓,又帶有侵略性質; 這些都利用了大革命動員起來的法國民眾的革命熱情,但它犧牲了法國的利益,也種下了失敗的隱患。
三、 拿破侖統治:
(一)上臺執政——“霧月政變”——建立起軍事獨裁統治(1799年)
“霧月政變”是一次典型的利用武力威脅來控制政權,然后以合法的形式確認結果的軍事政變。這一政變模式,以后在世界上不斷被沿用。
(二)建立帝國(18xx年)
1原因:戰爭中獲勝的大資產階級和大商人擁護拿破侖集權
拿破侖個人野心膨脹
2過程:18xx年,拿破侖加冕稱帝,建立第一帝國
3性質: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
4評價:帝國強盛,拿破侖的作為適應順應潮流
(三)改造法國
1、目的:通過改革,穩定政權,強大國家
2、政策:
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軍事體制
(地方服從中央,中央服從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取消人民民主權利,取消出版、言論自由,取締黨派,迫害工人
②經濟方面:建立法蘭西銀行,整頓國家財政
扶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③文化方面:宗教寬容:承認天主教為國教,但教會應為資產階級服務
重視科學,鼓勵教育,設立學校
④用人方面:用人唯賢,不問門第和財產 “替人才開道”
鼓勵重用人才
⑤軍事方面:廢除雇傭兵制,實行征兵制
(做法:政府向資本家征稅,用以征集農民當兵)
(作用:貧苦農民獲得收入,小農階層成為拿統治的社會支柱之一)進行大規模軍事征服(見上,主要是18xx年以后的戰事)
⑥法律方面:頒布民法典即《拿破侖發典》
(內容:維護資本主義私有制,規定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否定封建特權,確立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原則
(影響: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以法律條文形式被確定下來;打擊封建勢力,保護資義勢力;成為資義社會的立法規范,廣泛傳播;
⑦對外方面:大陸封鎖
原因:為了孤立和擊敗英國,爭奪歐洲霸權
拿破侖軍事上的勝利,使自我意識極度膨脹,作出狂妄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