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
(2)含義:戰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的詩歌體裁。該體裁的詩歌自由活潑,句子參差不齊,句末常帶有一個“兮”字,富含浪漫主義色彩。《離騷》是代表作,因此楚辭又叫做“騷體”。
(3)代表作:《離騷》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部誕生于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抒情詩。詩人敘述了自己信而見疑、忠而見棄的遭遇,抨擊了楚國統治集團的無能,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的幽憤,表現了堅貞不屈、九死不悔的愛國精神。《離騷》兩千多年來教育、感奮了無數讀者,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屈原也成為愛國者的榜樣。在文學史上,人們常以“風”、“騷”并舉。“風”指《詩經》,“騷”指楚辭。清朝文人趙翼在《論詩》中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3、漢賦:
(1)含義:漢代文學家以楚辭為基礎,創造出半詩半文的綜合文體。最初的詩詞曲都能歌唱,而賦卻不能歌唱,只能朗誦。它外形似散文,內部又有詩的韻律,是一種介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文體。賦講究文采、韻節,兼具散文、詩歌的性質,后來逐漸向駢文、散文兩個方向發展。
(2)特點:漢賦詞藻華麗,手法夸張,內容豐富,表現出大一統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
(3)代表人物及代表作:①西漢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和《上林賦》
在國外媒體評出的全球十大經典愛情傳奇中,中國有三對情人榜上有名:相如文君位列第一,唐明皇楊玉環位列第三,徐志摩陸曉曼位列第十。
司馬相如的愛一度迷離,他寫了封十三字家書托與文君:“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文君看后,悲傷之情無語言表。因為她知道,數字中沒有“億”,表明丈夫已對她無意,只是不好言明。悲憤之余,文君復信,托來人帶回,信曰: “一別之后,兩地相思,說的是三四月,誰知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斷,十里長亭望眼穿,百般想,千般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盡,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人不圓,七月燒香問蒼天,六月搖扇我心寒,五月冷雨澆花端,四月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流水,二月風箏線兒斷,郎啊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終是羞愧交加地親自回鄉,用駟馬高車接了妻子返回長安……
②東漢張衡的《二京賦》-----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
4、唐詩:
(1)繁榮的原因及表現:
◎原因:①國家的統一和國力的強盛,為詩歌的發展準備了必要的物質條件;②南北、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礎;③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促進了詩歌的繁榮。
◎表現:唐代是中國詩歌的鼎盛時期,唐詩代表著古典詩歌的最高成就。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宗瑰寶。其中相當多的優秀詩篇,以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征服了歷代讀者,代代相傳,歷久不衰。
(2)代表詩人、名句:
①初唐(618~7xx年): 王勃(“初唐四杰”之首,另三位是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陳子昂
●王勃:五言律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為中國詩歌史上的杰作,“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已成為千古名句;《滕王閣序》。
●陳子昂:力排前代“逶頹靡”的詩風,崇尚雄健剛勁的語言風格,主張作詩要有“風骨”,寫出了《登幽州臺歌》等優秀作品。名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