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輝煌燦爛的文學
②盛唐(713~766年):邊塞詩:高適、岑參;山水田園詩派:王維、孟浩然。“詩仙”:李白(浪漫主義詩人);“詩史”: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人);
●高適 名句: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岑參: “四邊伐鼓雪海涌,三軍大呼陰山動。”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都是傳誦不衰的名句。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李白: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朱門九肉臭,路有凍死骨”、“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③中唐(766~835年):白居易,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名作還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和《琵琶行》
④晚唐(836~9xx年):李商隱和杜牧是晚唐詩人中的佼佼者,后人把他倆稱為“小李杜。
●杜牧:“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李商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二、宋詞和元曲:
1、宋詞:(1)宋詞興盛的原因:①兩宋城市手工業(yè)、商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是宋詞興盛的物質(zhì)基礎(chǔ);②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③兩宋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2)成就:
1)婉約派:即婉轉(zhuǎn)含蓄。內(nèi)容側(cè)重兒女風情,結(jié)構(gòu)深細縝密,音律婉轉(zhuǎn)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
①北宋柳永:(《雨霖鈴》)、(《蝶戀花》)、
②兩宋之交李清照:
2)豪放派:風格是豪放激憤,氣勢雄偉,內(nèi)容以記事、說理為主,表達內(nèi)心感慨。
①北宋蘇軾: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代表作及名句:(《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②南宋辛棄疾:(《永遇樂》)、(《摸魚兒》)、(《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破陣子》)、(《鷓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