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思想》課前自主學習學案
重點: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難點:毛澤東思想是不斷發展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課前自主與學習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1.五四運動時期:
在北平結識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閱讀共產主義書籍,到湖南創辦①《——》,逐漸成為馬克思主義者;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是中共締造者之一。
2.從中共創建到國民革命時期:
撰寫②《——》③《------ 》,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主張。
3.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時期:
創造性地提出④“——”的革命思想⑤“--------”等理論,指明了中國革命的方向。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1.抗日戰爭時期:
先后發表①《——》②《——》③《——》,指出中國革命必須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步。
2.抗日戰爭結束前后:
中共④——大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它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三、毛澤東思想的發展
1.提出全黨新的目標:
(1)1949年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提出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農村轉移到城市,以①——為一切工作的中心;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②——轉變為③——的總任務。
(2)1949年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規定新政權性質是④——。毛澤東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思想,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懈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發表⑤《——》和⑥《——》,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建設方針,創造性地提出兩類矛盾學說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科學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這就在社會主義建設理論方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3.其他學說:各個歷史時期,對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黨的建設和統一戰線等方面,提出了獨創性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4.對毛澤東思想的評價: 毛澤東思想是⑦——與⑧——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我果,是中共取得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也是⑨——理論的思想根源。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毛澤東思想起到了⑩——的作用。
課堂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 革命道路的探索
情景激疑
1927年9月,毛澤東在湘贛邊界領導工農革命軍,舉行秋收i起義。毛澤東在秋收起義后分析當時的形勢,決定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湘贛邊農村進軍。他帶領隊伍到達了井岡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探索革命道路的?
知識歸納
1.建黨時期的探索
2.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革命道路
(1)從中共成立到國民革命時期
(2)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①背景:
②表現:
③意義:
典例剖析
【例1】中國革命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主要取決于 ( )
a.中國農民人口多 b.中國革命的發展趨勢
c.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d.敵人在農村力量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