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 詩歌、小說與戲劇
時代特征:19世紀中葉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
師生分析:這時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跟我們必須一講的什么事件有關?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有了理論指導,所以19世紀中葉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風起云涌。
過渡:文學藝術領域在深刻批判現實的同時,興起了反傳統、反理性的現代主義潮流。
三、現代主義文學(19世紀中期以后)
現代主義文學流派眾多,課本重點講了荒誕派。結合必修一、必修二及課本分析荒誕派產生的背景:
1、背景:
師生分析:19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蕭條,使人們飽受了,戰亂、動蕩、饑餓、痛苦。戰后人們還無法從社會的危機中走出。二戰中國際法西斯勢力的到處肆虐(獨裁專制、恐怖屠殺),二戰中原子彈的應用,使人們戰后短期內還無法走出心靈的陰影,造成精神危機和心理變態及悲觀情節。而前一段的批判現實并沒帶來現實的好轉,所以精神危機與社會危機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了現代主義文學的荒誕派。簡單歸納:
(1)、世界大戰的創傷,經濟大蕭條,使人們戰后還無法從社會危機中走出。
(2)、國際法西斯的肆虐,原子彈的威脅使人們戰后短期內無法擺脫精神的創傷。
2、代表人物及作品:法國 貝克特 《等待戈多》
問:《等待戈多》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如何,看課本回答:荒誕派的開山之作,經典之作,是世界戲劇史上一座不可忘卻的里程碑。
閱讀材料六思考現代荒誕劇的特點:(要求:一個人讀旁白,兩個人經典對白。經典對白要讀三遍,深刻體味。)
材料六:《等待戈多》是兩幕劇,主要描述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季米爾兩位流浪漢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人士的情況,至于戈多是誰,為什么等待,劇情都沒有交代,唯一的主題就是等待,但戈多最終也沒出現。劇中兩個流浪漢是被社會擠扁了的“非人”,他們卑微、低賤、骯臟;他們迷離恍惚,渾渾噩噩,沒有自我,也沒有尊嚴,只是膽戰心驚地向奴隸主乞討吃剩的骨頭;他們糊涂到連自己苦苦等待的戈多是誰都不知道。劇中反復出現兩個流浪漢的經典對白:
愛斯特拉岡:咱們走吧。
弗拉季米爾:咱們不能。
愛斯特拉岡: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爾:咱們在等待戈多。
2、特點:反傳統。沒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戲劇沖突,舞臺形象和情節支離破碎,人物語言但三到四,道具功能奇特怪異。
總之,荒誕派展示理性喪失和生活的毫無意義,反映當代人精神世界:虛無、悲觀。
(3) 小結:19世紀以來隨著兩次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世界進行了改革與革命,資本主義制度也從開始確立到普遍確立到走向成熟。伴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也日益暴露,經濟危機越演越烈,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觀念彌漫于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伴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資本主義文學也在發展,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現代主義文學相伴而生。這也體現了我們歷史中的一個規律?文化是一定時期內政治經濟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