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第1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⑴概念
食物鏈生物
綠色植物
植食動物
小型肉食動物
大型肉食動物
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
生產者
初級消費者
次級消費者
三級消費者
營養級別
第一營養級
第二營養級
第三營養級
第四營養級
⑵特點: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
⑶注意點
5.1第1節 生態系統的結構
3、食物鏈和食物網
⑴概念
食物鏈生物
綠色植物
植食動物
小型肉食動物
大型肉食動物
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
生產者
初級消費者
次級消費者
三級消費者
營養級別
第一營養級
第二營養級
第三營養級
第四營養級
⑵特點: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就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
⑶注意點
專題十六 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舉例說明什么是生態系統。 2.討論某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3.嘗試建構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型、調查農田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情況。 4.分析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物質循環。...
課程名稱:生態系統的結構授課章節:第5章 第一節教學目標:1. 讓學生理解生么是生態系統及生態系統的種類。2. 讓學生學會知道生態系統的結構以及有哪些成分。...
《生態系統的結構》的教案一.教材分析:雖然學生學過多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以及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這些都不足以讓學生明確生態系統中的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有機聯系,不能真正理解系統的含義;后3節課的生態系統的功能和...
各種生物的關系,由學生來劃線,指了食物鏈,由各種食物鏈形成網狀結構的食物網。 1、突出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由箭頭表示。 2、活動:分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關系、理解動物與草原植被的關系,動物間的相互關系。...
輔導教案導學誘思 一、生態系統的穩態 1.穩態的原因: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 2.調節方式:反饋調節。 (1)反饋調節:當生態系統中的某一成分發生變化的時候,它必然會引起其他成分出現一系列的相應變化,這些變化最終又反過來影響最...
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一、激發興起,導入新課 教師在上課之初,可以提問學生,誰愿意說一說自己有無曾經對某種物質過敏的現象?如果學生不愿意承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打消顧慮,指出大多數過敏反應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會引起組織細胞的...
第3節基因工程與轉基因生物一、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遺傳信息、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有關原理基礎上,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由于此項技術是屬于分子水平的操作,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接受。...
1.教學重點 (1)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中間物質──rna的基本單位、化學組成和種類,以及它與dna在組成、結構、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異同; (2)理解基因表達的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和過程; (3)比較轉錄和翻譯的異同; (4)認知和區分...
第2節 免疫一、知識方面:(1)了解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和功能;(2)識記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3)理解抗原和抗體的知識;(4)理解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過程以及兩者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