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3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第3節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一、知識結構
碳循環
與能量流動的關系
二、教學目標
1、以碳循環為例,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2、嘗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說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
分析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解決方法]
⑴物質循環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身邊,讓學生聯系自身感受物質循環的存在。
⑵以碳循環為例,分析物質循環過程。
2、教學難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說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
[解決方法]
通過討論,列表比較來學習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關系。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方法
探究法、講解法。
六、教具準備
圖、探究材料。
七、學生活動
1、討論、分析、比較相關問題。
2、完成探究活動。
八、教學程序
⑴明確目標
⑵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第1課時
[問題探究]引導學生討論教材p100的討論題。同時教師向學生講清:煤炭、石油等是人類從事現代工業活動的物質資源,而非生態系統中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資源;煤炭、石油等資源是有限的,這些資源的形成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而消耗它們所需的時間卻要短得多。
事實上,物質循環時時刻刻發生在我們身邊。呈現教材p101碳循環模式圖,學生閱讀材料p100—101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叫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
2、物質循環中的物質指的是什么?
3、這里的生態系統指的是什么生態系統?
4、物質循環的范圍是什么?
5、物質在何種之間進行循環?
6、碳在無機環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物質循環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7、碳在生物群落內部主要以何種形式傳遞?
8、連通物質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之間循環的生態類群是什么?
9、產生co2的途徑有哪些?
10、什么叫溫室效應?
11、產生溫室效應的原因有哪些?
12、溫室效應會導致什么后果?
13、如何減輕溫室效應?
14、物質循環有何特點?
教師總結。
能量流動和物質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二者有何關系呢?
1、區別
能量流動
物質循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