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在課程標準中,對該節內容的描述是“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該條內容標準屬于了解水平,要求同學們能夠對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舉出例子,能從生態系統維持相對穩定的角度出發,說出信息傳遞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能把信息傳遞與農業生產相聯系,說出它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這樣就能從宏觀的角度,表述出信息傳遞的功能,進而體現它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
據此,本節教學目標確定為:
1.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
2.說出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3.描述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其中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要和前邊所學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相聯系,說明它們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
二、--思路
課題的引入:通過對“問題探討”中資料的分析與討論,啟發學生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是怎么傳遞的?進一步設問:你能舉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例子嗎?這樣我們就很自然的把課題引入到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
設問:你知道在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嗎?請同學們看課本,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并思考下列問題:
1.生態系統中的信息主要有哪些種類?你怎樣去辨別這些信息屬于哪種信息類型?
2.你能舉出這些信息類型的其他實例嗎?
同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多提供幾個案例,要求學生從教師所給的案例中,分析它們各屬于哪種信息類型,你是怎么判斷的?以加深對本部分知識的理解。
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看課本的“資料分析”,要求學生從中得出生態系統中的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學生通過分析、討論可以得出結論,這時教師要適時的點撥,引導學生站在整個生態系統的角度去分析信息傳遞,并和能量流動、物質循環聯系在一起,說明它們都是生態系統各組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時指出信息傳遞是長期的生物進化的結果。
學生了解了生態系統中信息傳遞的作用后,教師適時進行話題的轉移,“我們學習信息傳遞,是為了更好的利用它,誰能說出信息傳遞在我們生產和生活中應用方面的例子”?學生們這時就開始討論了,他們可能做不出正確的回答,但他們卻能舉出生活中有關信息傳遞的許多例子。討論幾分鐘后,讓看看信息傳遞在農業生產中有哪些應用吧?使教學回歸課本,使知識得以沉淀,形成自己牢固的知識體系。
本節內容共1課時。
三、教學實施的程序
學習階段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課題
組織學生看“問題探討”,引導學生討論: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是怎么傳遞的?
3.你能舉出在生活中生物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例子嗎?
學生進行分析、討論、交流。
通過案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導入課題。
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
教師提出問題:
1.你知道在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有哪些嗎?你怎樣去辨別這些信息屬于哪種信息類型?
2.你能舉出這些信息類型的其他實例嗎?
組織學生看課本,然后討論交流
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以下案例:
[案例1]蝙蝠在飛行中能感知周圍的物體,不是靠視覺,而是靠自身喉部發出的超聲波。蝙蝠發出的超聲波碰到周圍的物體后,便會反射出來,被雙耳接受,再經大腦分析后,便能分辨出該物體的方位、大小和性質,即“回聲定位”,從而有利于蝙蝠對周圍環境的識別、取食與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