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冊《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說課稿
我說的課是高中第二冊(上)第七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第一大節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第一節課。一、關于教學目標的確定
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直線和圓的方程屬于解析幾何學的基礎知識,直線的方程是研究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基礎,同時也是討論圓的方程及其它圓錐曲線方程的基礎。為進一步研究直線,建立了直線傾斜角的概念,進而建立直線斜率的概念。而作為直線方程的一個簡單應用,介紹了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故本節課是學好這一章內容的關鍵。
2、 教學目的的認識
依據教學大綱的目的和要求規定及新課程標準要求,并結合學生的認知基礎,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直線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線”的概念;理解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的定義;掌握斜率公式,并會求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
(2)能力目標:通過直線傾斜角概念的引入和直線傾斜角與斜率關系的揭示,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化歸的數學能力,使學生初步了解用代數方程研究幾何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分類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在教學中充分揭示“數”與“形”的內在聯系,體現數、形的統一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對立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的重點是直線的傾斜角和斜率概念,及斜率公式.直線的斜率是后繼內容展開的主線,無論是建立直線的方程,還是研究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以及討論直線與二次曲線的位置關系,直線的斜率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正確理解斜率概念,熟練掌握斜率公式是學好這一章的關鍵。
2、本節的難點是對“直線的方程”和“方程的直線”的概念以及對斜率概念的理解.學生對于用直線的傾斜角來刻畫直線的方向并不難接受,但是,為什么要定義直線的斜率,為什么把斜率定義為傾斜角的正切這兩個問題卻并不容易接受。
三、教法、學法指導
1、學法輔導:
(1)學情介紹: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學生,考慮到我校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好,思維較為活躍,并針對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
(2)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有三大項:傾斜角的概念、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學生思維也對應三個高潮:傾斜角如何定義?為什么斜率定義為傾斜角的正切和斜率公式如何建立?相應的教學過程也有三個階段:
①在教學中首先是創設問題情境,然后通過討論明確用角來刻畫直線的方向,如何定義這個角呢?學生在討論中逐漸明確傾斜角的概念。
②本節的難點是對斜率概念的理解與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的建立。學生認為傾斜角就可以刻畫直線的方向,而且每一條直線的傾斜角是唯一確定的,而斜率卻不這樣。學生還會認為用弧度制表示傾斜角不是一樣可以數量化嗎?再有,為什么要用傾斜角的正切定義斜率?要解決這些問題,可引導學生聯想工程問題中的“坡度”問題,以及三角函數的定義。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學會展開思維,教師的啟發、激勵,有利于思維的進行;問題情景的創設有利于思維的活躍。但教學是雙邊的活動,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是否動起來,予以情緒調控,使學生有意識地開動腦筋,主動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