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版第三四五章復習教案
第二講(下)設計的一般過程 第1課時 -10-5上兩節,我們復習了第一講:技術的定義,技術的基本性質,專利,專利的特性(包括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專利的種類(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這三種專利的法律保護期限分別為20年,xx年,10 年)。
我們又復習了第二講的上半部分:包括設計的定義(設計就是從確定的目標出發,經過一定的規劃,分析和決策,最終產生相應文字,數據,圖形等信息的過程。簡單的說,設計就是問題求解的計劃過程),復習了設計的科學性,實用性等八個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是人們對長期設計實踐的總結,在設計時必需認真遵守。
這一節,我們將復習第二講的下半部分:設計的一般過程(板書課題),內容包括課本的第三、四、五章。
在現實生活中,大到“長娥一號”衛星運載火箭的設計,北京xx年奧運會場館“鳥巢”的設計,小到一個機器零件,一粒紐扣的設計,它們的設計過程各有特點,但總有相似之處,通用技術課就是講述通用的,基礎的,規律性的技術原理和技術方法的。一般地,技術產品的設計過程要經歷五個環節,分別是:(看學案)確定設計課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原型與模型,評價、優化設計方案,編寫產品說明書。這是設計的一般過程,而不是規定的程序,有些產品的設計過程會有所變化或者反復。
一、確定設計課題
要確定設計課題。第一步:發現問題。平時,我們要勤于觀察、思考,善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周圍的事物。其實我們身邊需要解決、值得解決的問題很多,例如:人們常用漏斗往暖水瓶灌開水,由于漏斗的頸部和暖水瓶口都是圓的,往往造成因瓶內空氣排不出,開水不易流進的現象,你注意過嗎?怎樣解決?
課本上則是以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為例來講述的,那么,這一課題又是如何被發現的?原來,在生活實際中,我們發現一些常用的學習用品往往沒有有序的擺放,不僅影響桌面美觀,也影響學習效率,于是我們 想到設計一個多功能學習用品盒。可見,設計課題的源泉就是人們的需求和愿望。
發現問題之后,不要急于去制定設計方案,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明確問題,明確設計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具體要求,包括擺放位置,制作材料,表面顏色,能夠接受的價格等。
為了了解人們的具體需求和愿望,可以通過調查,調查的方法很多,如: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等。
調查的統計分析結果可以采用三種方式呈現:表格法,柱狀圖法,餅形圖法。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統計整理,我們有了關于多功能學習用品盒的設計定位:①放在書桌上②材料為木質③價格在10元左右等。有了這樣的設計定位,我們下一步制定設計方案的時候,就有了依據,有了方向。
二、制定設計方案
發現并明確問題之后,接著就要進入制定設計方案階段。
第一步:1、收集和整理與設計課題有關的信息,信息收集的越多,就越有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設計不可閉門造車,一定要借鑒現有信息,吸取精華,作為構思方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