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的深化與成篇
然而,緊張并沒有吞噬我們。在繁重的學習中,我們體驗著生活充實的興奮,感受著緊張生活的步伐。
牢騷:生活的小夜曲
高三階段,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議論:
“唉,考試太難了,我看我希望不大。”甲垂頭喪氣,一臉苦行僧模樣。
“本人已數月不知電視為何物,不知音樂是何味了。”乙苦苦地哀嘆著。
“死定!今晚2點35分的足球賽是看不成了。真是……”丙的心境深得球迷們的理解。
“啊呀!差點忘了大事,下午歷史課還要模擬考試呢!”丁的一聲提醒,驚動了夢中人。于是大家各就各位,趕緊備戰。
牢騷,為高考而發;議論,因高考而起。反正牢騷、議論司空見慣,不足為奇。聽多了也就自然了,仿佛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支小夜曲。
希望:生活的狂想曲
“報紙上說了,今年大家擴招,咱們都大有希望噢!”傳播消息的同學眉飛色舞地告訴大家。“對呀,對呀,大家好好努力,一定能行的!”臨近高考,大家都誠心誠意地彼此鼓勵,彼此加油——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百分之百地努力。特別是接二連三的家長會上,學校一次又一次地發布的招生信息,更使我們的信心指數不斷上升。“對!下定決心,努力拼搏吧!”
高三呀,高三!高三的生活仿佛是人生中一篇最最扣人心弦的樂章。緊張的主調讓我們振奮,燦爛的希望與我們同行。走進高三,走進生活,不遠的將來,就會走出一個繁花似錦的春天!
2. 起興
所謂“起興”,就是借鑒古典詩歌中“興”的表現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言之物也”。具體來講,就是在闡述事理前,先說一個事情,然后在此基礎上引發開去,從而把相關道理闡述透徹。
例文:
縱身入水
人們在冷天游泳時,大約有三種適應冷水的方法:有些人先蹲在池邊,將水撩到身上,使自己能適應之后,再進入池子游;有些人則可能先站在淺水邊,再試著步步向深水走,或逐漸蹲身進入水中;還有一些人,做完熱身運動,便由池邊一躍而下。
據說最安全的方法,是置身池外,先行試探;其次則是置身池內,漸次深入;至于第三種方法可能造成抽筋甚至引發心臟病。
但是相反的,最感覺冷水刺激的也是第一種,因為置身較冷的,每撩一次水,就造成一次沁骨的寒冷。
倒是一躍入池的人,由于馬上要應付眼前游水的問題,反倒能忘記了周身的寒冷。
與游泳一樣,當人們要進入陌生而困苦的環境時,有些人先小心地探測,以做萬全的準備,但許多人就因為知道困難重重,而再三延遲行程,甚至取消原來的計劃。又有些人,先一腳踏入那個環境,但仍留許多后路,看著情況不妙,就抽身而返。當然還有些人,心存破釜沉舟之想,打定主意,便全身投入,由于急著應付眼前重重的險阻,反倒能忘記許多痛苦。
在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如果做什么事都過于小心翼翼,十拿來九穩才付諸行動,那往往也就失去機遇了。現在人們都說,庸者喪失機遇,強者抓住機遇,智者創造機遇。而要創造機遇,就必須有“一躍入水”的冒險精神,否則將很難在人生的大舞臺上施展身手。
如果是年輕力壯的人,我鼓勵他做第三種人。雖然可能有些危險,但是你會發現,當別人還猶豫在池邊,或半身蹲在池邊喊冷時,那敢于一躍入池的人,早已浪里白條地來來往往,把這周遭的冷,忘得一干二凈了。在陌生的環境,也就由于這種人比別人快,較別人狠,而且敢于冒險,所以往往是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