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教者
教學資源集散地。" type="#_x0000_t202">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教學設計
課題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時間
XX年11月9日
學校及班級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識記 :(1)實踐的含義 (2)實踐的構成要素(3)實踐的特點理解: (1)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運用:(1)根據所學知識,結合相關原理,分析說明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的活動。(2)依據相關原理,說明實踐決定認識。
能力目標通過學習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原理,使學生初步確立科學的實踐觀,切實認識到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基本觀點,確立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的觀點。
情感態度
價值觀目標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一切認識要服務于實踐。
教學
重點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教學
難點
實踐的特點
教學
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閱讀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
多媒體、三杯溶液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標志著中國空間站時代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對接技術的國家,這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偉大的實踐。同學們想一想人們對太空的認識從何而來呢?學生發表的見解激發學生興趣,引入新課教學
講授
新課一 實踐的含義問題:我們的認識來自實踐,什么是實踐?教師講解:一是實踐的主體是人,對象是客觀事物,是一種客觀物質性的活動(人類特有,不同于動物的本能活動)。二是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把觀念存在變為現實存在(不是純主觀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問題:下面的各項活動哪些是實踐活動1、蜜蜂筑巢。2、醫生給病人治病。3、學生認真學習。4。全面建設小康社會5、“爭論克隆人”6、克隆羊“多利”問世。引導過渡并提問:我們所說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特有的,直接現實的活動,那么這樣的實踐活動有什么特點? 二 實踐的特征探究活動1:工人建筑樓房問題一:工人建筑樓房是實踐活動嗎?由哪幾個要素構成?這些要素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實踐主體、對象、手段—物質性活動)問題二:工人造房子和蜜蜂筑窩有什么區別?(目的性、意識性、能動性)問題三:工人能靠一個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嗎?單個人的實踐活動存在嗎?純粹孤立的個人的實踐活動存在嗎?(社會性)問題四:現在的工人造房子和以前的人造房子有什么不同?(歷史性)教師補充并概括實踐的三個特征1、客觀物質性 2、主觀能動性 3、社會歷史性引導過渡過:iphone4和iphone5深化了人類對通信工具的認識,這種認識如何產生和發展?實踐對我們的認識起著怎樣的作用呢?三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探究活動2:請同學們區分三個杯子里的液體是什么?問題:三個杯子的溶液各是什么?你是怎樣認識的?具體闡述獲得這一認識的過程?教師講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討論:如果你想知道砒霜是否有毒,你就得親口嘗一嘗。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認識的來源有多少個?教師補充并總結引導過渡: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探究活動3:人們對冥王星認識的變化表明了什么道理?結合材料說明這個道理的具體表現方面?教師講解: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出示幻燈片)引導過渡: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