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學習目標:
1、了解實踐的含義
2、了解實踐的特點
3、理解并能夠應用實踐和認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高考回眸:
考點分析:
一、實踐的含義
實踐就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練習:(XX年高考,重慶)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回答下列兩小題
(1)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 ( )
a、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 b、主觀符合客觀的活動
c、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d、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的活動
(2)下列活動屬于實踐活動的有 ( )
①學生學習 ②法官辦案 ③蜘蛛織網 ④調節分配結構
a、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二、實踐的基本特征:
(1)實踐有客觀物質性。
(2)實踐有主觀能動性。
(3)實踐有社會歷史性。
練習:(單選)有人在學習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認為愚公真“愚”,為什么移山不用炸藥炸,不用車運呢?這種觀點主要錯在否認了 ( )
a.實踐的客觀規律性 b.實踐的主觀能動性
c.實踐的客觀物質性 d.實踐的社會歷史性
三、.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練習:(單選)(XX年全國文綜)中國審美文化源遠流長,歷代文人對藝術創作有許多精辟的論述。藝術創作需要堅實的生活積累,正如王夫之所說:“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坎”。這表明 ( )
a.認識來源于實踐 b.認識是人腦特有的機能
c.認識事物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d.認識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表現:(1)實踐的發展不斷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提供新的經驗,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