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奮斗中實現理想
(教學建議:可收看此次會議的錄像片斷,也可將講話文字印成閱讀材料,發給學生)
所以,這種觀點沒有抓住艱苦奮斗的本質、實質問題,那么艱苦奮斗的實質是什么呢?請同學們看書第96頁最后一段。
(學生看書)
(2)艱苦奮斗的實質(板書)
通過看書,我們了解到,艱苦奮斗并不僅是一種模式化的生活方式,從古到今,從大禹治水,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建設,到1998萬眾一心戰勝洪魔都強調的是一種精神歲月和道德品質。
抓住艱苦奮斗的實質,我們就可以看到,艱苦奮斗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
(3)艱苦奮斗是有志者應有的精神境界(板書)
請同學們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馬克思 《資本論》 40年
達爾文 《物種起源》 28年
王充 《論衡》 30年
司克遷 《史記》 XX年
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政治家、歷史學家、醫學家都是經過了艱苦奮斗甚至于流血才創造出了偉大業績。
每位同學也都有自己的美好理想,而且有的同學的理想,也是成名成家,那么,要使自己的理想能夠變成現實,只有具備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百折不撓,才能實現。
今天,我們提倡艱苦奮斗,從根本上說,是由我國的國情決定的。
(4)提倡艱苦奮斗,是由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板書)
提問: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中國有兩大,一是資源儲量大,二是人口數量大,資源之大比較人口之大,得出的結論便是,眾所周知的、引以為豪的“地大物博”變為“資源相對短缺”。
再從人民生活水平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由1949年的人均50美元到80年代的300美元,到今天的620美元,但和世界其它國家相比,我們仍處于低收入國家行列。請同學們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1995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美元)
中國 620
世界平均水平 4880
發達國家 24930
所以,正如教材所引毛澤東同志的一段話所說:“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執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
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到了下個世紀中葉,我們走了現代化道路,那時,可不可以提倡艱苦奮斗了呢?
(學生討論、發言)
正如同學們所說的,艱苦奮斗作為一種精神風貌、價值取向和倫理觀念,具有永恒的價值和意義,永遠不會過時,也不能丟掉 。
無論是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還是我國人民的共同理想、人個理想,都要走過艱苦奮斗的橋梁才真正實現。
鞏固新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理想的和現實的辯證統一關系,并認識到要實現理想,必須要艱苦奮斗,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至此,第七課的全部內容我們就學習完了。請同學們按下面知識結構體系表進行復習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