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教案
我國古代“相馬”專家伯樂所著《相馬經》中說:“良馬額部隆起,目如青蚨,四個蹄子猶如壘起的酒曲餅。”有一天,他的兒子按照書上所講的這些特征去“相馬”,結果他雙手捧著一只癩蛤蟆興沖沖地回家向父親報告:我也“相”中了一匹馬。據此回答3~4題。
3.伯樂的兒子這種“按圖索驥”的做法屬于 ( )
a.唯物主義 b.本位主義
c.經驗主義 d.教條主義
4.這一事例告訴我們。辦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做到 ( )
a.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努力學習書本上的理論觀點
c.從自己的經驗出發
d.把個人的愿望作為立足點
5.宋代王安石讀到一首詩中寫了“明月當空叫,黃犬臥花心”的詩句,心想“明月”怎么會當空叫,“黃犬”豈能臥花心呢?于是揮毫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犬臥花蔭”。自以為改得高明,卻鬧出笑話。原來作者筆下的“明月”是其家鄉的小鳥,“黃犬”是在花問爬來爬去的小蟲。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 )
a.意識有時也能決定物質
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d.主觀與客觀的統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xx大報告指出:“與時俱進,就是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據此回答6~8題。
6.體現時代性的哲學寓意是 ( )
a.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 b.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c.思想要適應變化了的情況 d.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7.把握規律性的哲學寓意是 ( )
a.一切事物的變化和發展都是有規律的
b.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只要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實踐
8.富于創造性的哲學寓意是 ( )
a.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
b.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c.要有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d.要自覺改造舊的規律,不斷創造新的規律
9.不少農民“跟風種地”,去年市場什么品種走俏,今年就種什么品種,結果往往事與愿違。“跟風種地”的失敗,從哲學上看,是因為他們沒有 ( )
a.從變化發展著的實際出發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 d.堅持普遍聯系的原則
答案:1.c 2.a 3.d 4.a 5.bcd 6.c 7.d 8.c 9.a
二、非選擇題
10.據XX年5月29日《人民日報》報道,安徽省淮北市是一個有190多萬人的地級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0多元。由于該市知名度較高的旅游景點不多。為了發展旅游業,當地政府不顧本地經濟發展實際,不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就上馬了沒有市場和銷路的號稱亞洲最大的高爾夫球場以及高檔的“溫哥華城”,在投入大量資金后,如今工地成了廢地。
(1)上述事例違背了什么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