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教案
(2)運用第(1)問的結論對上述事例進行簡要說明。
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原理,是主觀主義的做法。
(2)①辯證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正確處理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人們要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須根據客觀存在的事實來決定自己的主觀思想和行動。主觀認識如果背離實際,就會導致錯誤。
③淮北市脫離本地經濟發展實際,盲目上馬沒有市場和銷路的高檔娛樂項目和高檔住宅,導致大量資金被浪費,這是典型的主觀主義做法,必須堅決反對。
11.某貧困地區領導認為,脫貧不能僅靠政府救濟,更要靠自力更生。他們根據其他地區 “無工不富”的經驗,建起了一些小型機械廠,但由于材料和資金缺乏,結果收效甚微。經過認真分析,他們認識到該地區山場面積大,適宜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于是因地制宜種起了果樹、中藥材,飼養起牛、羊、家兔等。經濟情況很快有了改觀。在此基礎上,他們又辦起了果品和肉類加工廠,幾年就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該地區在脫貧過程中是怎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的?
答案:該地區的做法是:
(1)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該地區從脫離本地區實際盲目辦工廠,轉為根據本地區“山場
面積大”的特點發展林果業和養殖業,做到了對自己地區客觀實際的真切了解。
(2)辯證地認識和把握實際。該地區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條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條件,作出真正發揮自己優勢的正確決策,這一過程體現了對實際的全面把握;在林果業和養殖業有了一定發展后。辦起與之配套的果品和肉類加工廠的過程,則體現了對變化發展了的實際的正確把握。
(3)正確地對待別人的經驗。該地區對“無工不富”的經驗,從簡單照搬到堅持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地作出正確的決策說明了這一點。
●板書設計